寄揚州韓綽判官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題解 文宗太和七年(833年)至太和九年(835年),杜牧曾任淮南節(jié)度使掌書記,與韓綽是同僚。此后不久,杜牧回京任監(jiān)察御史,寫下此詩寄給仍在揚州的韓綽。判官,觀察使、節(jié)度使的屬官。
簡析 作者回長安不久就是關中水冷草枯的深秋,故雖身處廟堂,還是難忘在江南的溫馨歲月,留戀江南景物的秀美。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揚州生活的無限緬懷和對老朋友的深情眷念。全詩意境優(yōu)美,風趣盎然。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題解 文宗太和七年(833年)至太和九年(835年),杜牧曾任淮南節(jié)度使掌書記,與韓綽是同僚。此后不久,杜牧回京任監(jiān)察御史,寫下此詩寄給仍在揚州的韓綽。判官,觀察使、節(jié)度使的屬官。
簡析 作者回長安不久就是關中水冷草枯的深秋,故雖身處廟堂,還是難忘在江南的溫馨歲月,留戀江南景物的秀美。詩中表達了作者對揚州生活的無限緬懷和對老朋友的深情眷念。全詩意境優(yōu)美,風趣盎然。
上一篇:《寄鄂州張使君》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夏口送徐郎中歸朝》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