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卷云舒。
【注釋】
去留:指出仕與歸隱。
【譯文】
無論是受寵或受辱都不在意,才能以安閑的心情品味花開花落的雅趣。出仕與歸隱都不在意,把這些個人得失看得像天上浮云變幻一樣。
【道理】
得失之心太重,則心有樊籬,身為物役。君子修身養性,往往從平和心態開始。
扁慶子答孫休
《莊子·達生》中寫到一個叫孫休的人。有一天,他叩門求見老師扁慶子,并十分困惑地問道:“我安居鄉里不曾被人說過道德修養差,面臨危難也沒有人說過不勇敢;然而我的田地卻從未遇上過好年成,為國家出力也未遇上圣明的國君,被鄉里擯棄,受地方官放逐……我對于上天有什么罪過嗎,怎么會遇上如此的命運?”
扁慶子說:“你不曾聽說過那道德修養極高的人的身體力行嗎?忘卻自己的肝膽,也忘卻了自己的耳目,無心地縱放于世俗之外,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不求建樹的環境中,這就叫做有所作為而不自恃,有所建樹而不自得。如今你把自己裝扮得很有才干,以讓別人驚訝,用修養自持的辦法來突出他人的污鄙,這明顯得如同舉著太陽和月亮走路。你得以身形俱全,九竅完備,中途沒有因為聾、瞎、跛、瘸而夭折,還處于尋常人的行列,就是萬幸了,又有什么值得抱怨上天的呢?”
清·居廉《山水圖冊》(之二)
上一篇:《慧能的妙偈》名言名句解讀
下一篇:《招客擇人》名言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