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
【注釋】
百折不回: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挫折都毫不退縮。
【譯文】
有了百折不回的精神,才能有隨機應變的應對妙招。
【道理】
有百折不回的意志,表明內心存有對未來的希望以及入世的熱情,如此,才可能調動所有的才智,應對各種逆境。
愚公移山
遠古時期,太行、王屋兩座巍峨的大山位于冀州的南邊、黃河的北岸。有一位年過九十的老者名叫愚公,他一直都覺得這兩座山阻礙了交通,使村人出入十分不便。于是他便和大家商量著把這兩座山搬走。妻子問他如何搬運,愚公答道:“將這些挖下的土石運到渤海邊,隱土以北去。”于是就帶著兒孫們開干了。
住在河灣處的智叟知道此事后,阻止他道:“你太不聰明了。你這把年紀了,哪里還能動得了這大山的土石?”愚公長嘆后說道:“你太頑固了。我死了還有我的后人,子孫無盡,而山卻不會增高,何愁移不掉這兩座山呢?”智叟聽了無話可說。
山神在聽說這事后,害怕愚公一家真的這樣不斷地挖下去,就向天帝匯報了此事。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打動,命夸娥氏的兩個兒子將太行、王屋二山背走,分別放在朔方以東和雍州以南。此后冀州以南、漢水以南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清·惲壽平《翠岫春云圖》
上一篇:《愚人食鹽》名言名句解讀
下一篇:《慧能的妙偈》名言名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