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9】城市治理的25枚“繡花針”:上海啟示錄
(秦暢主編,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4萬字,2017年9月第1版,68元)
△衣食住行用,生長老病死,25個案例。見微而知著,共性寓于個性之中。“讓社會治理社會”。城市營造、社區自治、社會管理、公益行動。
○好的城市空間布局,是建設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不可或缺的條件,也是衡量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
○每座城市都該有它的獨特樣子,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還有西安的古城墻,成都的寬窄巷子,重慶的吊腳樓……營造有溫度的歷史街區。
○河道治理看似治“水”,實質上是治“人”。要通過治水來聯系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和教育群眾,從而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螺螄殼里做道場”。
○變堵為疏,堵疏結合,是任何城市治理都必須遵循的不二法則。
○老齡化對于城市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老年人口對于服務的全方位需求,構成“銀花市場”的最大支撐。
○要有“金剛鉆”,才攬“瓷器活”。
上一篇:堅持“一國兩制” 推進祖國統一
下一篇:多樣性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