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1】全球景觀中的中國古代藝術
(〔美〕巫鴻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8萬字,2017年1月第1版,59元)
△共四講:①禮器:微型紀念碑;②墓葬:視線不及的空間;③手卷:移動的畫面;④山水:人文的風景。
○“禮器”是古代中國最重要的藝術形式。
三個基本因素:可視性、永久性和紀念性共同構成其紀念碑性。
“禮器”的直接含義是在禮儀中使用的專門器具,比如說鼎、鬲、簋等祭祀時使用的“食器”,爵、角、觚等祭祀時使用的“酒器”等等。但可“內化”禮儀規章、社會關系、道德規范和政治制度。
○石、玉、銅和鐵。
○“萬里長城”是一個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紀念碑”,并已成為中外通識。
○人不免于一死,建造墓葬是不同文化中的共同現象。
○“手卷”或“卷軸”是繪畫的一種形式。
○“山水畫”,“風景畫”或“地景畫”。中國的山水畫,顧名思義,則是以山和水為主要描繪對象,其中“山”又占特殊的地位。即便是以“水”為主題的畫作,如《長江萬里圖》《瀟湘圖》等,實際上也還是以山作為描繪的主題。
○蘇轍《次韻子瞻郭熙平遠二絕》其一:“亂山無盡水無邊,田舍漁家共一川。行遍江南識無巧,臨窗開卷兩茫然”。其二:“斷云斜日不勝秋,付與騷人滿目愁。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風雨釣槎頭”。
上一篇:光榮歷程:全國黨建研究會25年資料選編
下一篇:共享經濟:重構未來商業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