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5】你應該熟讀的中國古詩
(陳引馳編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9.8萬字,2017年5月第1版,42元)
△這本書甄別、挑選最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古詩共263首,加以注釋和賞析。閱讀這些優美的古詩,能體會詩人們的萬種情懷,也是對整個中國古代詩歌有一個最直觀的認知。
○傳統中國人的啟蒙教育,大多始于古詩。清風明月的夜晚,登樓徘徊的黃昏,荒郊古寺的鐘聲,落花滿徑的小園,構建了中國人共同的文化鄉愁。那一篇篇或綺麗或雄渾,或沖淡或深摯的文字,光華閃耀,穿透歷史的煙塵,被一代又一代人瑯瑯吟誦。
○《詩經》、《楚辭》、項羽、劉邦、漢樂府、無名氏、曹操、曹植、阮籍、陶淵明、謝靈運、鮑照、陸凱、謝朓、南朝樂府、沈約、陶弘景、王籍、庾信、北朝樂府、薛道衡、王勃、楊炯、陳子昂、張若虛、張九齡、賀知章、王之煥、孟浩然、王昌齡、王翰、王維、李白、王灣、崔顥、高適、常建、杜甫、岑參、張繼、戴叔倫、劉長卿、司空曙、韋應物、盧綸、韓翃、李益、孟郊、崔護、韓愈、張籍、王建、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元稹、李涉、趙嘏、劉皇、陳陶、賈島、朱慶馀、李賀、杜牧、許渾、溫庭筠、李商隱、陸龜蒙、韋莊、王駕、張泌、秦韜玉、張永、王禹偁、寇準、林逋、范仲淹、晏殊、曾公亮、歐陽修、蘇舜欽、王安石、程顥、蘇軾、道潛、黃庭堅、張來、陳與義、曾幾、楊萬里、陸游、朱熹、林升、葉紹翁、趙師秀、戴復古、文天祥、元好問、趙孟頫、王冕、袁凱、汪廣洋、于謙、王守仁、楊慎、李贄、王稚登、陳子龍、顧炎武、葉燮、王士禎、鄭燮、袁牧、趙翼、黃景仁、龔自珍。
○《論語》: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楊炯《從軍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王維《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杜甫《贈花卿》: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朱熹《觀書有感二首(其一)》: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趙翼《論詩五首(其二)》: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上一篇:體悟力:樓宇烈的北大哲學課
下一篇:全球治理的中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