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9】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叁,文學卷
(陳晉主編,廣西人民出版社,40萬字,2017年1月第1版,248元<全四冊>)
△騷體是有民主色彩的,屬于浪漫主義流派,對腐敗的統(tǒng)治者授以批判的匕首。屈原高據(jù)上游。宋玉、景差、賈誼、枚乘略遜一籌,然亦甚有可喜之處。(讀(楚辭))。
○《離騷》是屈原代表作,也是中國古代最早最長的抒情詩。全詩三百七十多句,二千四百多字。基本內容是表現(xiàn)詩人對以“舉賢授能”、“修明法度”為內容的“美政”理想的熱烈追求和不懈斗爭。
○攻其一點,不及其余的詭辯。(讀宋玉《登徒子好色賦》等)。
○李斯《諫逐客書》: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是真男子,大手筆。(讀曹操《觀滄海》)。
○曹操《步出夏門行?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毛澤東說南唐李后主(1957年4月):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于亡國”。
○講養(yǎng)生之道的,很好。(讀曹操《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競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此人一輩子矛盾著。(讀謝靈運《登池上樓》等)。“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見矛盾所在。
○迷途知返,可以一閱。(讀丘遲《與陳伯之書》)。
○《滕王閣序》集中體現(xiàn)了王勃的為文風格,即光昌流麗與牢愁滿腹的結合。“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賈誼、李賀等,“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
○我喜歡李白,有脫俗之氣。(讀李白《梁甫吟》等)。
○得自韓文之處:“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語言無味,面目可憎”。“行成于思”。“足將進而趔趄,口將言而囁嚅”。
○要有這種氣概。(讀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再接再厲,視死如歸,在同地球開戰(zhàn)中要有此種氣概。
○蓋棺才能論定。(讀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鉆龜與祝蓍。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zhèn)螐驼l知?”
○偏于豪放,不廢婉約。(讀范仲淹《蘇幕遮》、《漁家傲》等)。
○我愛看造反的舊小說。(讀施耐庵《水滸傳》)。讀了《精忠傳》、《隋唐》、《三國》和《西游記》。“干革命要學拼命三郎”(石秀)。“沒有知識分子,就不能勝利”。
○行善即除惡,除惡即行善。(讀吳承恩《西游記》)。
○要教人改過。(讀馮夢龍《智囊》)。
○蘇聯(lián)考涅楚克話劇《前線》,劇中的老布爾什維克、工程師米朗說:“人民歡喜和要求懂事的和聰明的領導者”。
上一篇: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
下一篇:治國理政現(xiàn)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