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5】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劉建武主編,黨建讀物出版社,16.4萬字,2019年6月第1版,30元)
△9章:①“修昔底德陷阱”是歷史現象而非歷史規律;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理性抉擇;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符合當今世界發展的基本走向;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各國攜手同行應對挑戰;⑤堅持對話協商,建設持久和平的世界;⑥堅持共建共享,建立普遍安全的世界;⑦堅持合作共贏,建設共同繁榮的世界;⑧堅持交流互鑒,建設開放包容的世界;⑨堅持綠色低碳,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
〇這本書從世界歷史上大國關系中出現的“修昔底德陷阱”現象出發,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戰略思想如何指導發展國際關系,避免出現新興大國與守成大國之間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〇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的史學名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用史詩般的文字記述了公元前5世紀前期至公元前411年斯巴達和雅典之間的戰爭,在第一章就指出,正是由于雅典的強勢崛起,使得斯巴達日益恐懼,戰爭不可避免,并進而表達了新崛起的大國與守成大國必將因國家利益產生強烈沖突乃至戰爭的思想。
〇從核心要義上來看,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突出體現了“共同”二字的精髓。
〇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
〇世界不是哪一個國家的,而是全世界所有國家的。所有國家、所有民族都有義務和責任一起來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人類社會歷史發展。
〇國際關系民主化:①所有國家一律平等;②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③尊重不同文明的多樣性;④各國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互利合作、和諧競爭、共同發展;⑤堅持和平共處。
〇人類共同價值引領和諧世界;文化求同存異化解文明沖突;文化軟實力競爭淡化軍事對抗。
〇扭轉暗流涌動的逆全球化傾向。警惕民粹主義、防止貿易保護主義、推進區域一體化。
〇消除揮之不去的意識形態沖突。反對制度偏見、反對文明歧視、反對極端主義。
〇防止陰風不散的霸權主義。防范單邊主義擾亂國際秩序;防范軍事聯盟威脅國際安全;防范強權干涉激發地區爭端。
〇應對持續蔓延的非傳統安全挑戰。聯手打擊恐怖主義、妥善處理難民危機、全力遏制傳染性疾病肆虐;共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〇“對話協商”。遵循“平等相待、相互尊重”的理念,建設“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對話協商伙伴關系,建立“以對話解爭端、以協商化分歧”的對話協商溝通機制,從而推進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
〇一國安全不能建立在別國的動蕩之上;摒棄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摒棄一切形式的冷戰思維。
〇成功在久不在速。
〇對世界大多數國家來說,發展就是最大安全,也是解決地區安全問題的“總鑰匙”。
〇態度左右行為。
〇建設更加健康的世界經濟:①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長模式,建設創新型世界經濟;②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③打造平等協商的互動模式,建設聯動型世界經濟;④打造互惠互利的發展模式,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
〇迄今為止,全世界有77億多人口,2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0多個民族、5000多種語言,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明。要弘揚文明無高低優劣之分的價值觀念。
(2020年2月1日夜11:00閱畢)
上一篇:趙樸初傳
下一篇:邊屯文化簡明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