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9】中國經濟·2019
(王德培著,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8.3萬字,2019年1月第1版,52元)
△14部分:[1]“世界大戰”開打:首場是貿易;[2]第四次金融危機正式開始;[3]金融“變天”;[4]加密貨幣的未來;[5]中國股市動機大、格局小;[6]房地產站在歷史岔路口;[7]點題后改革時代;[8]國企改革“波詭云譎”;[9]稅改空間、隱秘軟肋;[10]重新定義企業;[11]互聯網走向反面;[12]何時造出“中國芯”;[13]中國二次城市化浪潮;[14]消費大時代即將開啟。
〇一邊是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以及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一邊是美國掀起貿易戰,外部環境的惡化。不管是峰回路轉,還是層出不窮的矛盾危機,都注定了2019年將延續2018年的“破”,加之國家、企業、資本、科技成為主導未來格局的四大因素,新的生產、交換、生活方式的改變,中國正拉開后改革時代的序幕。
〇這場貿易戰必定開打,如果不打,特朗普就失去了政治基礎。因為他的政治基礎就是來自產業空心化的危機,只能通過打貿易戰來搶奪貿易空間。
〇以2017年GDP近20萬億美元計算,美國人均GDP高達近6萬美元,是同期中國人均GDP8836美元的6.7倍。
〇現在世界貨幣基金組織份額最大的五種貨幣是美元、歐元、人民幣、英鎊、日元。
〇金融變天的最終底牌即大市場+大政府。既要讓市場發揮決定作用,又要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從而讓金融業在兩種力量的相互協調和疊加下,充分釋放“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〇未來中國金融業將呈現以下的發展趨勢:[1]國家金融回歸本源;[2]金融科技大“招安”;[3]企業金融自組織。
〇房地產:去金融化的調整;深化產權改革;調整二次分配;影響房產投資的心理預期;快速出臺房地產稅。
〇法權、產權、特權的“三權分立”架構呼之欲出。
〇“大政府+大市場”共同發力,再造的新經濟環境將呈現為:[1]創新活躍,規則跟進;[2]去除特殊,公平競爭;[3]服務歸位,激發活力;[4]多元包容,創構生態。
〇世界越復雜,越需要思想來收斂。從階級社會到公民社會,從人治到法治、治國從運動型到穩定型,經濟從勞動價值論到創新價值論,從特色社會到普世社會,從歷史文明到未來文明。
〇“稅改”八大方向:[1]個人收入調節稅大幅度縮減;[2]企業增值稅:簡單、統一、小額;[3]線上征稅從無到有;[4]投機稅由小到大;[5]房地產稅先行先試;[6]遺產稅適度征收;[7]對境外資產、境外企業規范征稅;[8]企業主體進出的稅適度減免。
〇新的“效益五大強”正異軍突起:[1]“超級恐龍”型企業,如阿里、騰訊;[2]“獨角獸”;[3]隱形企業;[4]迷你獸;[5]“瞪羚”型企業。
〇未來企業:平臺化、扁平化、3D打印、模塊化、不確定模糊化。
〇互聯網是天生的壟斷行業,這是由于互聯網本身的開放性與企業的自利性,正與國家機器的封閉性、國家主權的安全性產生日益深刻的沖突。
〇“沒有什么比傷痛更能讓人認清現實”。
〇如果說一次城市化是將鄉村變成城市,那么二次城市化則是將城市變成都市。二次城市化的六大維度:[1]特大城市外圍式發展;[2]大城市核心功能釜底抽薪;[3]縣級市區域聯動;[4]成千上萬特色小鎮成為農村就地城鎮化的主要載體;[5]灣區經濟大行其道;[6]超級都市圈近一半在中國。
〇如今城市生產什么?從生產物質異化為生產精神。
〇2017年,中國人均GDP已接近9000美元,基本相當于美國1975年、日本1980年和韓國1990年的水平。
上一篇:世界帝國史:權力與差異政治
下一篇:中國辯證法:從《易經》到馬克思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