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8】為政者的學與思
(李為君、周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2萬字,2016年1月第1版,46元)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講“為政之學——好學增強本領”,下篇講“為政之思——大腦創造佳績”。
〇學習之方法:[1]學習不可不講究方法;[2]學習必須自覺,應主動制訂學習計劃;[3]讓興趣成為激勵學習的最好老師;[4]時而復習,溫故而知新;[5]多做讀書筆記,不動筆墨不讀書;[6]學而善思,善思則睿智;[7]學問學問,需要既學又問。
〇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
〇當機立斷,決策不可優柔寡斷。
〇有知才有智,知識就是領導的本錢。
〇學而后知,加強學習才能增強本領。
〇學習沒有終點,只有起點;沒有畢業,只有畢生。
〇攻書莫為難,讀書需要知難而進。
〇法國哲學家笛卡爾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
〇“最淺的墨水也勝過最好的記憶”。
〇不能則學,不知則問。
〇修思、政績、責任、清廉、憂患之思。
〇由小處看,政績的累積是個人被選擇擔負更高領導責任的重要依據;由大處看,政績的匯集則是對一個政黨執政能力的檢驗。缺少政績,領導干部就不足以擔當起相應的領導責任;政績不足,領導就失去了繼續領導的資格。
〇得民心者顯政績,民心是衡量政績的一桿秤。
〇責任是一種能力,又遠勝于能力,責任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品格。
〇從政者用權只能以公共利益為最高目標,而不能謀一己之私,這是為政用權的基本準繩。
〇權為民用,縱然是清風兩袖,自當流芳百世傳佳話;利予己謀,即便有豪宅千頃,也會遺臭萬年殃后人。
〇從政者最大的危機和風險,就是以權謀私。
〇(明)程允升:“當知器滿則傾,須知物極必反”。
〇“人無德不立,官無德不威”。
〇作家劉墉說過:“壞事都是聰明人干的,笨人做不出最壞的事來”。
〇人無規矩則廢,家無規矩則禍,黨無規矩則亡,國無規矩則亂。
〇守規矩的擔當才是真正的擔當。
〇從政第一要則:戒貪守廉。
〇“潔身自愛,修養之魂”。
〇抵擋不住誘惑,就將失去未來。
〇執著于名利金錢是從政之大忌。
〇一個沒有危機感的領導者,卓越與他無緣。
〇常懷趕考之心,永葆趕考精神。
〇歲月不居,天道酬勤。
(2017年12月11日晚閱畢)
上一篇:中國超級經濟
下一篇:為數據而生:大數據創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