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8】干部大講堂(第7輯)
(中組部干教局編,黨建讀物出版社,32.6萬字,2016年12月第1版,58元)
△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干部專題研修課程選編。孫代堯、顧海良、許正中、魏杰、賀力平、胡鞍鋼等人。
○俄國思想家赫爾岑有句名言:我們每次都把新走過的道路的全部經驗,補充到對過去歷史的理解之中。
○人類進入了“云、物、大、智”新時代,不僅是4大支柱技術,也是4大支柱產業,更需引起重視的是這4大支柱技術又相互滲透相互顛覆,徹底改變人的行為和思維模式,也徹底改變產業形態。
○8個國家戰略性新產業:①新能源;②新材料;③生命生物工程;④信息技術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⑤節能環保;⑥新能源汽車;⑦智能機器人;⑧高端裝備制造。
○國家治理是世界性難題,而中國的治理尤其有挑戰性。我們有8900萬共產黨員、五級政府以及56個民族,中國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國家治理的難度和挑戰性。
○中國現代化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國家現代化建設,從工業化、四個現代化、小康水平、小康社會到“五位一體”;二是國家治理現代化,從新中國現代國家制度建設,到改革開放重建現代國家制度,再到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兩者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如同市場是資源配置的最佳方式一樣,法治也是人類發現的國家與社會治理的最佳方式。
○職務犯罪,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或者違反職責所實施的犯罪,四類:貪污、賄賂、瀆職、侵權。
○注意:禮尚往來、補償心理、僥幸心理、法不責眾心理。
○民族復興、中國夢應是全面的、總體的,應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的建設整體協調、全面推進,為此就需要用核心價值觀來凝魂聚氣、強基固本。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仁者愛人,和而不同,禮義廉恥。
○破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
○中國的社會進步最終一定要體現為中國人的進步。13億人有教養、有修養、有涵養、有氣質、有格調、有品位。
○中國古代文學經典的智慧啟迪:靈性的審美智慧、德性的人生智慧、悟性的生存智慧。
○在哲學的意義上,智慧是關于人生的真理性、價值性的認識和實踐。智慧指向人的主體性、自覺性、自由性等人類本質特征。
○生存的智慧來自于讀書悟道等。
○中國生態環境的挑戰:生態系統退化、復合環境污染、碳排放持續上升。
○一旦信任資本透支,危機中的“說服”策略便淪為徒勞的表演。
(2017年10月26日晚11:50閱畢)
上一篇:學科建設與教學改革初探
下一篇:幸福的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