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其
《吳越春秋》六卷十篇(或作十卷),作者趙曄。
趙曄,字君長,東漢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曾遠到四川從當時經師杜撫學韓詩。著有《韓詩譜》、《詩細歷神淵》、《詩道微》及《吳越春秋》等書,今只存《吳越春秋》一種。
《吳越春秋》和《越絕書》一樣,也是主要記述春秋末期吳越二國(包括一部分楚國)之事,前五篇為吳事,稱內傳,后五篇為越事,稱外傳。其篇目是:《吳太伯傳》、《吳王壽夢傳》、《王僚使公子光傳》、《闔閭內傳》、《夫差內傳》、《越王無余外傳》、《勾踐入臣外傳》、《勾踐歸國外傳》、《勾踐陰謀外傳》、《勾踐伐吳外傳》。從形式上看比較整齊,但其史料價值卻不如《越絕書》。許多大事均已見于《左傳》、《國語》和《史記》等書中,而一些傳聞異說,又不如《越絕書》那樣保留資料原貌,甚至以后人想象之詞加于春秋末年吳、越之事,例如記伍子胥的言論,有“胡馬望北風而立,越燕向日而熙”,這種語言是春秋時期不可能有的。此外,還有一些傳說更不能視為史實,如越軍伐吳,伍子胥顯相以阻越兵,后又托夢給范蠡和文種,示以進軍之路。這當然是無稽之談。書中此類傳說還比較多。從史料價值方面看,本書有些地方比《史記》的記載略為詳細一些,如吳兵破楚入郢之役,孫武為吳軍之將等等,對歷史編纂方面也是有參考價值的。
本書過去被列為雜史,其性質可以說介于歷史與小說之間,有似于后世的演義類小說,人物的刻劃、故事情節的描寫都有一定文學價值,因而對后世文學上有一定影響,唐代俗講中的《伍子胥變文》,宋元話本中的《吳越春秋連像評話》,明清以后的許多劇目,都是以本書為依據改編的。
本書有元代徐天祐作注,考辨了原書中一些記事錯誤之處,可作參考。《四部叢刊》、《四部備要》、《漢魏叢書》均收有本書。
上一篇:張翼之《后漢紀》中國名著簡介
下一篇:崔曙庭《周書》中國名著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