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瑄·懲忿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在《損》著象②,懲忿有教③。樊昔辨惑④,孔亦以告。蓋觸物易動,惟是為先。茍勃然而妄發,必焚如以自煎。德既有乖,生亦受賊。速禍招尤⑤,變故匪測⑥。我思我心,本自湛如⑦。云胡震撼⑧,弗克寧虛。制之有法,必懲必戒。懲摧其暴⑨,戒思其害。惟暴若苗,惟忿若稂⑩。稂除苗剪,事我天君(11)。天君既安,百職從令。怒或當然,因感而應。應已而休,無迎將留。雖曰顏樂(12),亦以是求⑩。
【注釋】
①懲忿:克制忿怒。
②《損》:《周易》卦名。
③懲忿有教:指《易·損》中有“損,君子以懲忿窒欲”的話。
④樊:樊遲,一名須,字子遲,孔子學生,春秋末魯國人。《論語·顏淵》:“樊遲從游于舞雩之下,曰:‘敢問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問。先事后得,非崇德與?攻其惡,無攻人之惡,非修慝與?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
⑤速:招致。
⑥匪:通“非”。
⑦湛如:澄清的樣子。
⑧云胡:為何。
⑨暴:急躁,暴躁。
⑩稂(lang):莠子一類的草,對禾苗有害。
(11)天君:指心。《荀子·天論》:“心居中虛,以治五官,夫是之謂天君。”
(12)顏:顏淵,孔子最得意的學生。
(13)亦以是求:指顏淵不遷怒于人。《論語·雍也》:“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顏回,即顏淵。顏淵名回,字子淵。
【譯文】
《損》卦的卦象中,有克制忿怒的教導。從前的樊遲問到孔子辨惑的問題時,孔子也告訴他不要忿怒。大概是接觸外物最容易動感情的,就是憤怒了。如果胡亂勃然大怒,必定像火一樣煎熬自己。既有背于道德,對自己也有傷害。招災惹禍,后果不堪設想。我想我的心,像水一樣清。為什么一震撼,就不能寧靜清虛?制服它有辦法,必須克制,必須警戒,用克制摧毀暴躁,用警戒來思考它的危害。暴躁像苗,忿怒象雜草。除掉雜草,剪掉苗,來事奉我的心。我的心既然安定,眼、耳、鼻、舌、身等百官就聽從命令了。有時該發怒,因為感受到外物而內心有所反應。應該停止就停止,不要迎接和挽留。就是顏淵的快樂,也從這里追求。
上一篇:《姚勉·懲忿箴》原文注釋與譯文
下一篇:《薛瑄·改過箴》原文注釋與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