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孫說請勿賜叔孫僑如
【原文】
簡王八年,魯成公來朝,使叔孫僑如先聘且告[1]。見王孫說[2],與之語。說言于王曰:“魯叔孫之來也,必有異焉。其享覲之幣薄而言諂[3],殆請之也[4];若請之,必欲賜也。魯執政唯強,故不歡焉而后遣之;且其狀方上而銳下,宜觸冒人。王其勿賜。若貪陵之人來而盈其愿,是不賞善也,且財不給。故圣人之施舍也議之,其喜怒取與亦議之。是以不主寬惠,亦不主猛毅,主德義而已。”王曰:“諾。”使私問諸魯,請之也。王遂不賜,禮如行人[5]。及魯侯至,仲孫蔑為介[6],王孫說與之語,說讓。說以語王,王厚賄之。
【注釋】
[1]叔孫僑如:即上一篇中的叔孫宣子。
[2]王孫說:周大夫。
[3]覲(jìn):泛指諸侯朝見天子。進見,訪謁。諂:諂媚奉承。
[4]殆:表推測,相當于大概,幾乎。
[5]行人:負責朝覲聘問的官員。
[6]仲孫蔑:即上一篇中的季文子。
【譯文】
周簡王八年,魯成公將要來朝見周王,于是派叔孫宣子先來訪謁并向簡王稟告這個消息。叔孫宣子拜見了王孫說,和他進行了交談。王孫說回稟簡王說:“魯國的叔孫宣子這次來訪,一定另有企圖。他覲見所進獻的聘禮菲薄而言談阿諛奉承,大概是他自己要求來的吧;如果是他自己要求來,一定是想得到賞賜。魯國的當政者中唯有他強橫,所以盡管不樂意也只得派他前來;況且他的相貌上寬下尖,這相貌很容易觸犯他人。因此陛下不要賞賜他。如果貪婪強橫的人來朝見而滿足了愿望,這就不是鼓勵善行了,而且財物也滿足不了他的欲望。所以圣人在是否給予的問題上也是有所選擇的,在喜怒取予上也是要衡量考慮的。所以既不主張施以寬惠,也不主張過度苛嚴,只主張賞罰得當就可以了。”簡王說:“好的。”于是便派人私下向魯國打聽,果然是叔孫宣子自己要求來的。因此簡王就沒給他賞賜,如同對待一般覲見的使節那樣接待了他。到了魯成公來朝見時,是由季文子陪同的,王孫說與他交談,他很謙和禮讓。王孫說將此事告訴了簡王,簡王便將厚禮賜給了季文子。
上一篇:《王孫滿觀秦師》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鐵之戰趙簡子等三人夸功》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