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詹:秋月賦
歐陽詹
粵惟口行于翼,風發于庚。白露下降,鴻雁來征。野颯颯而木落,天寥寥而氣清。獨孤亭之不寐,見涼月兮東生。上迢迢之霄漢,掩冽冽之恒星。出江山之磅礴,豁閶闔之崢嶸。皎皎搖搖,晶晶盈盈。映階墀以歷歷,對窗戶以亭亭。雖他時之并照,何斯夕之為明。異夫白鶴翩翩,不分其色;寒泉灑落,空聞其聲。乃遙夜以虛燭,實純風之至精。于是照曜必周,通冥洞幽。其色也,潤林巒之卉物;其影也,瑩江湖之亂流。益池亭之寂寂,增氣候之颼颼。起離家之遠恨,生去國之繁憂。何處而不見,何人而不愁?豈謂征客懷歸,徘徊于黃榆之塞;佳人怨別,蕭條于紅粉之樓。
已矣哉!信知宇宙之中,光明為至。非凄涼之獨感,亦清貞之可類。臨照者,足以仿有德之君;潔白焉,宜將匹無瑕之士。傷哉不肖,傍徨嶺徼。時雨露兮未霑,自形影兮相吊。愿窮經兮取老,恐用人兮尚少。幸君子兮如月,冀余光兮一照。
秋月是唐詩中經常吟詠的對象。但以賦的形式來專事描繪的,似乎還不多見。歐陽詹此賦可以說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篇了。賦中先從秋天的節氣寫起,從秋蟲哀鳴,金風始發,以至白露下降,鴻雁飛翔,曠野木落,天寥氣清,渲染出一派秋色。就在這一派秋天氣象中,獨棲孤亭、夜不能寐的作者,親眼看到一輪秋月在東方悠悠升起。由于它的出現,整個夜空和景物立刻呈現出清美的景色:天空顯得更加高遠虛渺,那些冷清自耀的星辰也都黯然失色;江山的磅礴氣勢又象白天那樣顯示出來了,皇城宮門的崢嶸氣象也都豁然明朗。那“皎皎搖搖,晶晶盈盈”的夜月,銀光渺渺,素輝悠悠,在它的清光中,階面被照得那樣分明清楚,臨照到窗戶時又象是遠遠地亭亭而立。面對這一片銀輝世界,作者感嘆了:“雖他時之并照,何斯夕之為明!”月照千古,今夜獨明,這是一種特殊的心靈觀照,傾注著對所見月色的深切愛戀。
在感嘆之余,作者又馳騁文思,別具情意地說這秋月不僅照遍世界的表層,而且還能“通冥洞幽”,照徹一切幽暗之處;月色能潤飾“林巒之卉物”,月影能映出“江湖之亂流”。不僅如此,這秋月還能使池亭更顯寂靜,使氣候更添涼爽之意;令人“起離家之遠恨,生去國之繁憂”,月在作者心中已不是無情之物,而是融入他的感情,叩動他的心弦了。接著,作者又用“何處而不見,何人而不愁”二句,進一步生發開去,想到征人懷歸,邊塞徘徊的情景,又想到佳人怨別,在紅樓傷心孤寂的情景。然后,又以“已矣哉”三字作過渡,聯想到了月亮的高潔純凈,足以類比人間的“有德之君”和“無瑕之士”,此時的月已經被人格化了,這種心態乃是一種傳統的文化心理。
最后,作者又將筆鋒一轉,由秋月而聯想到自身的形影相吊,懷才不遇,以及自己的愿望。作者曾有《玩月》詩一首,中有“清冷到肌骨,潔白盈衣裳”之句,也可看出他自甘清貧,潔身自好的品格和志趣。
總之,此賦從秋氣涼意寫到月兔東生,從天上寫到地上,從世上萬物寫到人間離情,再從人間離情寫到自身流落,緊緊扣住秋月,層層推進,極盡鋪敘之能事。尤其可貴的是,此賦描寫月色固然千姿百態,千變萬化,令人如見其月,如歷其境,但它并不限于寫月,而是由月及物及人,這不僅顯示了作者聯想的豐富和廣闊,也深化了寫秋月的題意。
此賦共用四韻,而每換一韻,基本上就是一個轉折,所以此賦大致可以分為四段,結構是非常清晰的。其中除了第一個轉折是陳述中的轉折之外,其余幾乎都是用感慨的方法來加以轉折的。
上一篇:王勃《秋日宴季處士宅序》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穆天子傳》《穆天子游舂山》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