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天子傳》:穆天子游舂山
《穆天子傳》
丁卯,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曰:“舂山是唯天下之高山也。”孶木□華畏雪,天子于是取孶木花之實,持歸種之。曰:“舂山之澤,清水出泉,溫和無風(fēng)。飛鳥百獸之所飲食,先王所謂懸圃”。天子于是得玉策枝斯之英。曰:“舂山百獸之所聚也,飛鳥之所棲也?!彪加小醌F食虎豹如麋而載骨盤□,始如麕,小頭大鼻。爰有赤豹白虎,熊羆豺狼,野馬野牛,山羊野豕。爰有白鳥青雕,執(zhí)犬羊,食豕鹿。曰:“天子五日觀于舂山之上,乃為銘跡于懸圃之上,以詔后世。”
周穆王是我國西周時期最大的旅行家。在他之前,雖然有黃帝、舜、禹等旅游的記載,但都大半是傳說中的事情。而《穆天子傳》所記敘的姬滿西游則是真實的旅游活動。其中雖也有些神話色彩,但主要活動情節(jié)都是有史實依據(jù)的?!蹲髠鳌ふ压辍份d左史倚相語云:“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將皆必有車轍馬跡焉?!薄妒酚洝で乇炯o(jì)》則謂穆王“西巡狩,樂而忘歸。“《拾遺記》在援引《史記》之后說:“考以《竹書》蠧簡,求諸石室,不絕金繩,《山經(jīng)》、《爾雅》及乎《大傳》,雖世歷悠遠(yuǎn),而記說葉同。名山大川,肆登路之極;殊鄉(xiāng)異俗,莫不臆拜稽顙?!蚤_辟以來,載籍所記,未有若斯神異者也。”從這些記載看來,可以說,周穆王這次率七俊之士,駕八駿之馬的大規(guī)模旅游活動,在世界旅游史上也堪稱是一次偉大的壯舉。
這里節(jié)選的一段文字是描述周穆王登上舂山游賞的情景。舂山,《山海經(jīng)》作鐘山。舂山究竟是今天的哪一座山,迄今仍無定論。四十年前劉師培先生在《穆天子傳補釋》中考證說,舂山即今喜馬拉雅山之最高峰。穆王登上珠穆朗瑪峰,在今天看來,似乎有點不可思議。三千多年前的喜馬拉雅山,氣候和今天是有很大差別的,胸懷大志,想使天下皆有其車轍馬跡的周穆王,憑著泱泱大國元首的特殊條件,登上這世界屋脊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這還有待于進(jìn)一步考證。我們所要鑒賞的是這段文字的景物描寫。春山是“百獸之所聚”、“百鳥之所棲”、“清水出泉、溫和無風(fēng)”的所在,雖然只有簡單的幾筆,卻深刻地反映了三千多年前的旅游者對自然美的強烈追求。
比較起來,《山海經(jīng)》和《禹貢》,雖然敘事謹(jǐn)嚴(yán)有法,科學(xué)性也很強。但作為旅游記敘文學(xué),在上述兩書中卻很難看到引用歷史人物的原話。而《穆天子傳》則大量記錄、引用周穆王觀賞景物的談話,留下了上古時代人們山水審美活動的真實記錄。從中國山水旅游文學(xué)發(fā)展史一的角度來看,應(yīng)該說這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也是它在語言上的一大特色。如本節(jié)文字中的“舂山是為天下之高山也”。“舂山之澤,清水出泉,溫和無風(fēng),飛鳥百獸之所飲食,先王所謂懸圃?!薄棒┥桨佾F之所聚也,飛鳥之所棲也?!被虺鲇谫澤剑虺鲇卺屔?,洋溢著對舂山的賞愛之情。同時還記錄了穆王“取孳木花之實,持歸種之”,“得玉策枝斯之英”,“觀于舂山之上”,“銘跡于懸圃之上”的活動?;蛉∑婊ㄖ畬嵰浦仓型粒蛉∶烙褚怨┌淹妫蚩淌源购笫?,寫來具體真實,展示出周穆王無限歡悅的心情。
三千多年前的周穆王已經(jīng)懂得登高望遠(yuǎn),觀賞游覽,并將活動銘刻下來,說明他有相當(dāng)深刻的審美觀念,這是十分可貴的。
本文在記敘上,先述天子升舂山之頂以望四野,然后分別記述與山有關(guān)的澤、泉、花、鳥、獸等景物,和觀賞活動,最后寫天子刻石紀(jì)念。有首有尾,有言有行。前后呼應(yīng),章法井然。
用字簡煉也是本文特色所在。如說獸則用“聚”,說鳥則用“棲”。描寫白鳥青雕的兇猛,只用了“執(zhí)犬羊,食豕鹿”六個字,而其猛烈的品性已經(jīng)呼之欲出了。本篇雖因脫簡緣故,殘缺數(shù)字,但從總體上看并不妨礙我們欣賞。
上一篇:歐陽詹《秋月賦》原文,注釋,譯文,賞析
下一篇:陶弘景《答謝中書書》原文,注釋,譯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