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清晨,歡樂總是輕叩我的房門,
令寒冷的一月也香甜如吻:
我歡欣不已,卻又心急如焚,
我不會等到酷暑才懷春。
春的到來,意味著春正緩逝,
春的萌芽,意味著春將老去,
而春的逝去,意味著我也將無跡。
我的心胸寬似海,上天的肚量卻如此狹窄,
竟不肯讓人世的青春多佇留一會兒;
而若迷人的青春一去不復返,
再美的言辭也擋不住四季的循復。
天地永存,我卻不會永在,
因此我彷徨,我痛惜將失的一切。
歲月中彌漫著分離的苦澀,
山河也在暗嘆注定的別離。
輕風則在翠葉間竊竊私語,
是否也氣惱不得已的飛逝?
忙碌的鳥兒突然止住了笑語,
是否也擔憂生命的凋零?
從未有過,唉!也不會再有……
(聶檳 譯)
【賞析】
詩人春妙的敏感和自由奔放在他詩歌的時空觀上體現得最為明顯。對春妙而言,時空是“宇宙的尺度”。春妙以一個科學家的眼光指出時間是空間的一面,空間亦是時間的一面,兩者密不可分。世間萬物時常變化,我們生活在一個有四個面而其中第四面便是時間的宇宙里。他希望人心中要有廣闊的空間和無盡的時間。春妙作品中所表現的空間首先是現實空間,園子、路、陽光、月光、霜霧等自然景致構成了春妙詩作的藝術空間世界。而在描寫心靈空間的時候,詩人也是利用自然景物,采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來實現。當春妙在各種空間中尋找自由的心靈表征時,他也用時間的慧眼來看世界,其時間觀也就體現了其詩作的本質和風格。《匆匆》就是體現其時空觀的代表作。
首句表現了珍惜時光、真心體會時光所賦予的歡樂與愜意,花開堪折直須折,“不會等到酷暑才懷春”。對于時間的流逝,人免不了會“心急如焚”,因為“春的到來,意味著春正緩逝,/春的萌芽,意味著春將老去,/而春的逝去,意味著我也將無跡”。在構造時間時,春妙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比如流水、風。人們慣于用流水來比喻時間,但春妙卻使這一比喻更為傳神。他曾專門作詩一首,其中將時間比作流水,將人生比作船只,流水無情地流淌著,并不理會船上人的情感與意志:“水不緊也不慢,水只是無情地流淌。”在春妙看來,時光的流走只是人生有限歲月的逝去,而客觀上的時間則會與天地共存,人生因此而更為短促與珍貴。用風來形容時間也許可算是春妙的獨特之處。風是無形的,且風速有快有慢,更符合今人對時間的感性認識。對于春妙來說,風一方面帶來青春與愛情,每當輕風吹過,人間萬物便煥發了生氣:“情吹的風,讓愛的熱血沸騰”;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消退與枯萎。狂風過后,萬物都變了模樣。因此詩人說:“我欲挽住狂風,令幽香常留不逝。”但時空的客觀流逝正如流水與風,都不是主觀愿望所能左右的,“再美的言辭也擋不住四季的循復”,只能慨嘆“上天的肚量卻如此狹窄,/竟不肯讓人世的青春多佇留一會兒”。歲月悠悠,人生苦短,“天地永存,我卻不會永在,/因此我彷徨,我痛惜將失的一切。/歲月中彌漫著分離的苦澀,/山河也在暗嘆注定的別離”。
為了阻止時光的流逝,就必須要與時間賽跑,要抓住每一分鐘,要使自己活得充實而快樂。于是,匆匆就成為詩人的一種生活哲理。春妙的詩中充滿了諸如匆匆、焦慮、趕緊、慌忙一類的詞,因為詩人害怕時光的流逝。可以說,春妙的詩是一個廣闊的時間世界,里面充滿了想要把青春留住的渴望和對時光飛逝的惋惜,“擔憂生命的凋零”。渴望青春永在、焦慮時光飛逝的心情表現得形象生動,不由得將人帶入渴望、焦慮的心境中,十分富有感染力。
(耿芳芳)
上一篇:加利福尼亞超級市場 [美國]金斯堡
下一篇:匕首 [蘇聯]勃留索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