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把我的幸福毀壞?
冷眼相待。
是什么把我加倍煎熬?
妒火中燒。
是什么使我坐臥不安?
不得相見。
就是說我得了這相思癥候,
任何靈丹妙藥也無力拯救。
希望被射來的冷眼擊碎,
阻隔煽旺妒火將我焚毀。
是什么折磨得我肝腸才斷?
癡情綿綿。
是什么阻塞我去天國的路?
命運定數。
是什么對我施加如此刑罰?
天神造化。
就是說我遭遇到罕見的禍祟,
自知死期臨近,絕非疑神疑鬼。
綿綿癡情冥冥定數恢恢造化,
攜起手結成伴決意將我戕殺。
是什么能最后消除我的痛苦:
投入墳墓。
是什么會再帶來愛情的甘甜?
另尋所歡。
是什么可以治愈失戀的絕望?
徹底癲狂。
就是說不能依靠頭腦清醒,
去醫治胸中火樣的戀情。
要么另尋所歡,要么死亡癲狂,
舍此別無神奇靈驗的良方。
(董燕生譯)
【賞析】
卡爾德尼奧是詩人代表作《堂吉訶德》中的一個角色,在《堂吉訶德》的第一卷中,作者設置的場景是西班牙某地的一間小酒館,主角堂吉訶德和仆人桑丘·潘,他們的朋友剃頭匠和神甫陸續出場,接著就是青年卡爾德尼奧,他的感情生活遭遇到了巨大的創傷,女友露茜安德被堂·費爾南德拐走了。這首詩歌正是借卡爾德尼奧之口,表達了戀愛帶來的巨大創傷。
全詩共分三詩節,每詩節包含十個詩行,前六句都是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展開,接下來的四句是在此基礎上的議論,結構清晰,對仗工整,情感真摯。
第一詩節,開篇接連的三個疑問就將正在遭受情感煎熬的主人公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在簡短的回答中,我們就能洞察造成主人公苦惱的原因,是因為戀人的“冷眼相待”,移情別戀而拒絕與之相見。這對深陷愛情的主人公來說,是多么大的折磨!七到十句,“我”一方面見不到心上人而備受相思之苦,一方面又受到妒忌的深深煎熬,在這種情境下,“希望”已不復存在。
第二詩節,為情所困的主人公更是陷入了極度的悲觀無望中。他將感情上遭受的創傷歸結為“命運定數”和“天神造化”,是上帝對他的懲罰,是他無法逃脫的悲慘命運,這頗具有宿命論的味道。在這場浩劫中,個體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失戀后的心靈該如何去醫治呢?我們知道,愛情固然能帶來甜蜜和希望,但是逝去的愛情往往會讓人陷入絕望之中,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和愛情的勇氣。塞萬提斯曾說過這樣一句關于愛情的話:“愛和死有一點相同: 不論是帝王的高堂大殿,或牧人的茅屋草舍,它都闖進去。”一個人如果長期受海枯石爛般的不渝愛情狂熱所折磨,燈干油盡是必然的結局。第七句,詩人作為一個旁觀者,他冷靜地看到,對于情感上的療救,采取清醒的方法是無效的,這也照應了第一詩節中的“……相思癥候,/任何靈丹妙藥也無力拯救”。在此,主人公只有兩條出路: 一是“另尋所歡”,將感情寄托于其他人身上,從而再次享受“愛情的甘甜”;二是在往事中無法自拔,那么最后迎來的只有“死亡癲狂”。
這首詩歌夾敘夾議,從另一個側面表現了愛情的巨大破壞力。恩格斯曾經說過:“痛苦中最高尚、最強烈和最個人的——乃是愛情的痛苦。”應該如何面對感情上的坎坷,是詩歌帶給我們的深深思索。
(汪璐)
上一篇:《華埃特在此安息·薩里伯爵》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衛生·萊辛》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