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活捉王慶剿寇成功
淮北王慶造反,接連霸占朝廷的多個城池,還自立為王。他的兵力雄厚,朝廷也拿他沒辦法。如今宋帝讓宋江去攻打王慶,宋江能取得勝利嗎?兩軍交戰,又會發生怎樣驚心動魄的故事呢?
宋江接到征討王慶的旨意后,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就馬不停蹄地往南趕。眾人剛渡過黃河,又接到朝廷的命令,讓宋江前去解救魯州。原來,此時王慶的手下劉敏正圍困魯州。宋江只得帶著兵馬,冒著酷暑,轉而去解救魯州。
宋江的威名早已震懾天下,王慶的士兵一聽說宋江來了,忙四散而去,魯州的窘境瞬間解除。宋江派喬道清出馬,先奪得穎昌州,后攻占宛州,捷報連傳。
當時已是九月,暑氣漸退,宋江與吳用一同查看地形圖。宋江問吳用下一步該攻取哪一座城池。吳用捋著胡子,指著山南說:“山南位于宛州城南,南臨湖湘,北控關洛,是楚蜀的重要關卡,拿下這座城池,就可以分流敵軍的勢力。”
宋江喜上眉梢,連聲附和道:“軍師的話,正是我的意思!”他即刻派花榮、林沖鎮守宛州,讓李俊等水將統領船只去山南城北的漢江集合。最后,他自己帶著十五萬兵馬,浩浩蕩蕩殺向山南。他將隊伍分為三撥,中路進攻,左右兩路埋伏,敵軍先鋒果然被殺得落花流水,不得不緊急撤軍。
宋江一時得意,緊追不舍,卻不料敵軍在后方設下伏兵,致使兩員將領當場殞(yǔn)命。宋江十分難過,心中忽然升騰起不祥的預感,可是戰事緊急,容不得他想太多,山南的攻堅戰還得繼續。
山南的守將是王慶的小舅子段二,他是一個頭腦簡單的莽漢,聽謀士說宋江兵強將勇,只宜智取,就派人去襲擊宛州,想逼宋江退兵。
這個辦法果然讓宋江慌張不已,吳用卻斬釘截鐵地說:“宛州城里的守將都有勇有謀,不用擔心。我們倒不如趁山南兵力薄弱,趁勢攻下這座城!”宋江見吳用態度堅決,也就不再去想援救之事了。
宛州的花榮、林沖、呂方、郭盛等猛將聽說東、南、北三門有敵人侵襲,都率領大部隊出城迎戰去了,只留下宣贊、郝思文與一批老弱病殘守城。此時,敵人卻又派三萬兵馬,進攻宛州的西門,急得城中的官員如熱鍋上的螞蟻。
幸虧蕭讓獻計,叫宣贊和郝思文挑選強壯軍士五千人埋伏在西門,然后收起旗幟大開城門,等待敵軍進犯。當敵軍將領趕來時,發現宣贊、郝思文和蕭讓正在城樓上一邊喝酒,一邊大聲說笑,疑心城內有埋伏,就想退兵。忽然間,城樓上一聲炮響,那些老弱軍士立即將倒下的旗幟豎起,隨即鼓聲震天,吶喊聲一片,敵軍徹底相信有伏兵,嚇得慌忙調轉馬頭撤兵。
深閱讀 大開城門在樓上喝酒的情節,讓人不禁聯想到《三國演義》中施空城計的諸葛孔明。
在外打仗的花榮等人此時已經聞訊趕來,大家齊心協力,大破敵軍,最終取得了勝利。
與此同時,宋江命人在晚上搖動旗幟,并徐徐向北移動。段二以為宋江在退兵,大喜過望,腦袋一熱,就讓自己的兩個將軍出城追擊。
敵軍見宋江的運糧船在撤退,起了貪心,便搶走船只運回城中。其實,那些船只根本不是運糧船,李俊等水軍就躲在船底,等船進城后,他們迅速從水中鉆出,攻破城門。宋江等人也趁勢大舉進攻,在內外夾擊之下,山南城被攻破,段二也被活捉。宋江乘勝追擊,又攻下荊南城。
由于連日操勞,宋江病倒了,只得留在荊南休養。此時,忽有噩耗傳來:唐斌在護送蕭讓等人來荊南時,被敵軍襲擊并殺害,其余將領都被俘虜。宋江聽完,不禁失聲痛哭,因為擔心被俘的將領,他的病情越發嚴重了。
吳用得知蕭讓等人被捉,也心急如焚,命士兵全力攻打敵軍。敵軍守將叫梁永,他絲毫不理會宋江的進攻,反而把蕭讓等俘虜找來,要他們歸順自己。
蕭讓大罵梁永,堅決不肯投降,梁永惱羞成怒,把蕭讓等人綁在大街上,還要打斷蕭讓等人的腿,讓他們下跪。
城里的百姓擔心城池被攻破,都躲在家里哭泣。一個旅居荊南的俠士蕭嘉穗被梁永的行為惹惱,他帶領群眾進行反抗,殺了梁永,救了蕭讓等人,投奔宋江。
宋江一聽蕭讓等人安然無恙,病立刻好了一半,他親自擺下酒宴,來款待蕭嘉穗。宋江告訴蕭嘉穗,他要向天子奏明此事,為蕭嘉穗請賞。
哪知蕭嘉穗卻搖搖頭,笑著說:“當今的人才,為國家沖鋒陷陣,舍生忘死,可當上官之后,一旦出了點差錯,卻可能連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保不住,還不如當個閑云野鶴,反而落得輕松自在!”宋江等人聽了,都面帶惆悵,暗自嘆氣,而公孫勝、魯智深、武松、燕青等人更是濕了眼眶,不斷把這番話在心里玩味。
深閱讀 蕭嘉穗所言其實道出了多數梁山好漢的心聲,只是現實中他們只能繼續在朝廷內忍氣吞聲,故都暗自嘆氣。
蕭嘉穗不肯做官,第二天不辭而別,宋江等好漢得知后,又是一聲嘆息。
幾天后,宋江病好了,大軍繼續前進。宋江的隊伍長驅至南豐時,王慶急調十一萬大軍,任命李助為元帥,十萬火急地來攔截宋江。沒想到宋江設下炮陣,轟得李助的軍隊傷亡慘重。王慶暴跳如雷,發誓要把宋江置于死地,親自出馬,與李助一起截擊宋江。
兩軍決戰當天,宋江的幾十位勇將威風凜凜地前去迎戰,宋軍整齊劃一,陣法擺得滴水不漏。王慶與李助在陣前看到對方軍容肅穆、刀槍鋒利,頓時嚇得魂不附體、心驚膽戰,這才知道宋江等人是如此厲害。
王慶果然打不過宋江,最后落荒而逃,李助被活捉。王慶好不容易逃到云安城,覺得自己終于可以安全了,卻見城頭立著一面大旗,旗上寫著“混江龍李俊”五個字。
王慶走投無路,只好把龍袍脫了,換上平民的衣服,狼狽地逃到江邊,企圖神不知鬼不覺地溜走。誰知李俊就潛伏在江邊假扮漁人,他客客氣氣地請王慶上船后,突然亮明身份。王慶猝不及防,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就被李俊拿下。
自此,王慶占據的八郡八十六州縣均被收復。宋江犒賞三軍,并為陣亡的士兵處理后事。
這時,孫安得了急性病,突然身亡,喬道清痛哭流涕,執意要帶著孫安的骨灰歸隱山林。宋江盡管十分不舍,還是同意了喬道清的請求。
隨后,宋江班師回京。雖然打了幾場勝仗,眾人的心情卻越發沉重,回到東京后,皇帝封了好漢們官職,大家卻高興不起來。
深閱讀 梁山好漢剿寇成功了,然而死去的同伴無法挽回,且歸朝后的生活更是叵測,因而好漢們無法高興起來。原本好漢們就非主動招安,如今久歷爭戰更是無心戀闕,歸山之心似箭如梭。
受封第二天,公孫勝推說要照顧老母,向宋江道別。宋江淚如雨下,緊緊握住公孫勝的手,一再挽留。公孫勝強顏歡笑,與眾人飲酒作別,臨行前,他對著眾人深深地鞠了一個躬,從此銷聲匿跡,不再過問江湖事。
名師賞讀
宋江打敗王慶后,眾人不僅沒有絲毫高興的樣子,反而惆悵起來,也許是被蕭嘉穗的一番話觸動了心弦。蕭嘉穗說,官場黑暗,即使建功立業,也終有一天會被奸臣陷害,他寧愿隱居,也不愿當官。其實,這樣的道理有誰不知?于是,喬道清與公孫勝先后離開,其他人也各有離開的打算,梁山泊好漢在招安之后,宛如飄零的落葉,早已身不由己。招安之路究竟是對是錯?作者已經埋下伏筆,只等你往下閱讀。
上一篇:水滸傳《水寨火并晁蓋聚義》解讀
下一篇:水滸傳《淮西王慶叛亂稱王》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