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愛,別要我更多地奉獻,
我給你一切,決不吝嗇。
我若有更多,我心中的心,
我也會全都獻在你腳邊——
獻出愛情幫助你生活,
獻出歌聲激勵你飛升。
但一切禮品都不值什么,
只要一旦對你感受更深——
觸摸著你,嘗著你的甜,
想著你,呼吸著你,才能生活,
被你翅膀掃著,當你飛升;
被你雙腳踏著,我也甘愿。
我什么也沒有,只有愛情,
只能把對你的愛向你奉獻。
他有更多,讓他獻得更多,
他有翅膀,就讓他飛升;
而我的心啊,在你腳邊,
它必須愛你,才能生活。
(飛白譯)
【賞析】
斯溫本在學生時代就是意大利和法國革命運動的積極支持者。1867年他認識意大利革命家馬志尼后,深受其影響,并在1868—1871年間寫成革命民主主義詩集《日出之前的歌》,熱情支持歐洲大陸革命運動,猛烈批判拿破侖三世、沙皇和教皇等反動勢力。《奉獻》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首抒情詩。
斯溫本既是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詩人,同時又是先拉斐爾派的唯美主義詩人,這兩種因素的結合,使他一登上詩壇就采取向社會趣味、風尚、禮教、規范和秩序全面挑戰的姿態。在《奉獻》中,兩種因素的結合也鮮明奪目。
在形式上,這是一首愛情至上、不拘禮教的情詩,而且建筑在音律美、感官美的基礎之上,唯美主義色彩濃厚。以先拉斐爾派強調的感官美而論,詩中用了“觸摸著”、“嘗著”、“呼吸著”等有強烈感官色彩的詞句,而且音律非常精美,這也屬于感官美的范疇。這首詩原文的格律這里不多說,只講一下它的奇特韻式;若用abc三個字母代表詩中的三個韻,那么全詩的韻式是abcabc, bcabca, cabcab——看起來像一組代數式,聽起來像一首回旋曲,而文字與音韻的循環反復似乎是一種文字游戲。
然而,這首詩卻并非空洞無物的文字游戲,它既有強烈的情感,又有強烈的傾向性。它是一首熾熱的情詩,而按照書名和詩題的提示,它又是一首獻給自由解放的情詩。作者懷著熾熱的戀情,甘愿向自由奉獻一切,哪怕這一切只能換來對自由的一觸!只要在真正的觸摸中嘗到了自由的滋味,體驗到了自由的可貴,那么,相比之下自己獻出的一切都算不得什么了;而且,離開自由的空氣人已經無法生活了。這一腔戀情更動人之處是: 在爭取解放的斗爭中難免有犧牲有誤傷,但詩人卻說:“被你翅膀掃著,當你飛升;被你雙腳踏著,我也甘愿!”在這兒,斯溫本完成了他“奉獻”的主題。
現在,我們看到這首詩的唯美主義形式所起的作用了。像代數行列式般回旋往復的韻式表現著纏綿熾熱的戀情;大量的單音節詞與響亮的重音韻(在原文中作為陽性韻)表現著堅毅果斷的意志;斯溫本式的“過多的音樂”和“濃艷”的詞句,不但沒有蓋過詩的內容,而且與內容合為一體了。
(飛白)
上一篇:《奉獻 [瑞典]博耶》讀后感
下一篇:《契合 [法國]波德萊爾》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