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一世(Richard Ⅰ,1157—1199),英國金雀花王朝第二代君主。以窮兵黷武和兇狠殘暴聞名于世,歷史上稱為“獅心”王。
理查的父親亨利二世是金雀花王朝的創始人,他統治著地跨英國和法國西部廣闊領地的“安茹帝國”,對內采取許多加強王權的措施,是當時歐洲強大的君主。理查是亨利二世的第三子,出生于其父登上英國王位以后的第三年(1157)。
1168年,年僅11歲的理查受封為阿奎丹公爵,四年以后到封地就任。金雀花王室內部由于爭奪權力和封地,經常出現父子反目,兄弟鬩墻的局面。理查從16歲起,就卷入了這種連綿不斷的紛爭。兩個哥哥先后于1183和1186年死去,理查遂成為英國王位的繼承人并兼有諾曼底公爵領地。但是,當亨利二世要求理查將阿奎丹讓給其弟約翰時,父子之間的沖突又起。1189年,理查勾結法王腓力二世和安茹叛軍對父作戰,迫使其父簽訂屈辱的條約。亨利二世含恨而死,理查當即于同年7月即位,號稱理查一世。
理查一世在位10年,僅到過英國兩次:一次是舉行加冕典禮,住了四個月;另一次是在被虜獲釋后回到英國,住了兩個月。其余時間除參加十字軍東征外,主要是住在法國的領地上。他把治理英國的事務委托給親信大臣,起先是擔任政府和教會首腦的艾利主教威廉·龍尚,隨后是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兼監督長的瓦爾特·胡伯特;自己則全力投入十字軍東侵和大陸上的軍事活琥。龍尚對理查極為忠誠,但他替國王進行的苛征暴斂卻引起貴族們的不滿。胡伯特的治理則有明顯的政績。他沿襲亨利二世的改革措施,并對許多城市頒發特許狀,在農村依靠鄉紳以維持治安。因此,盡管理查長期遠離國土,但英國境內仍能保持大體安定的局面。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失敗以后,穆斯林世界的勢力日益增強。1171年埃及大臣優素福·薩拉丁奪取政權,統一了埃及、敘利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在埃及和西亞建立了蘇丹薩拉丁帝國。1187年,薩拉丁滅掉法蘭克人的耶路撒冷王國,迅速占領地中海東岸的許多城市。耶路撒冷的覆滅,使教皇和歐洲各國帝王大為震驚。教皇克萊門特三世遣使四出,在歐洲煽動群眾性的宗教狂熱,組織第三次十字軍。宣誓參加東征的有三位有名的歐洲君主——德皇紅胡子腓特烈、法王腓力二世和英王理查一世。德皇腓特烈于1190年6月在小亞細亞的一條山溪里溺斃。法王腓力二世在攻占地中海東岸阿克城后先行回國。只有理查一直同薩拉丁軍隊作戰,在這次東征中起著組織和領導作用。
出發之前,理查采取種種手段,籌措戰爭費用,他在英國征收名為“薩拉丁什一稅”的一般動產什一稅;他大量賣官鬻爵(包括主教職位在內),出售城堡和村莊。他向希求豁免遠征的軍事人員索取巨額代價。甚至公然宣布:只要有適當買主,他愿將倫敦賣掉。理查利用搜括來的巨款裝備了4,000騎兵、4,000步兵和100艘運輸船只。
1190年7月,英法兩軍分道南下,9月,先后抵達西西里島,決定在此過冬。理查的一個姊妹瓊娜是西西里國王威廉的王后。1189年,威廉死,未有子嗣,西西里人支持當地人坦克雷德奪去了王位。理查來到西西里,為了替瓊娜索取其夫的遺產,同坦克雷德發生爭執,坦克雷德被迫交出兩萬盎斯的黃金。在越冬期間,理查的軍隊大掠西西里重要城市墨西那,造成嚴重破壞。理查因此被稱作“獅心”。1191年3月,理查率軍離開墨西那東進,途中從拜占廷奪取了塞浦路斯島,大肆劫掠,并在此地娶貝蓮加為后;直到6月才抵達阿克城外,參加了對該城的圍攻,7月攻下該城。
這次十字軍的領導者法王腓力二世和英王理查之間芥蒂甚深。腓力處心積慮要奪回英王在法國的領地。理查自幼聘訂腓力之妹阿萊為妻,但他拒不履行婚約。理查從坦克雷德索得巨款以后,腓力按照預約要求平分,理查不肯如數付給。因此雙方積怨已深。腓力在攻陷阿克之后于1191年8月初率軍回國,準備對理查進行報復。
理查繼續在東方作戰。他曾在阿爾薩夫地方重創薩拉丁的軍隊并兩度進逼耶路撒冷,均未得手。此時,法王腓力二世已與理查之弟約翰秘密勾結,共同反對理查。消息傳來,理查不敢在東方多事停留,趕忙與薩拉丁議和,于1192年9月簽訂和約,十字軍從薩拉丁方面只取得微小的讓步。
理查急于回國,但深有“行路難”之感。他驕橫貪暴,到處樹敵。不但法王腓力二世必欲得之而甘心;德皇亨利六世也因西西里歸屬問題與理查有隙;而奧地利公爵利奧波爾德更是恨之入骨。德國皇帝腓特烈在小亞細亞溺斃后,德國軍隊大部分散去,利奧波爾德所部繼續留在十字軍中,當阿克城被十字軍占領時,利奧波爾德公爵在城上升起德國旗幟,理查竟下令將德國旗幟撕碎丟在泥土中,這對利奧波爾德是莫大的恥辱。因此,理查的歸途上危機四伏,隨時有遭到邀擊的可能。1192年秋,他化裝成商人回國,但在維也納附近被人識破,成為利奧波爾德的俘虜。次年初,利奧波爾德把他解送給德皇亨利六世。亨利六世又將理查囚禁了近兩年的時間,直到1194年理查宣誓稱臣并承認繳納15萬馬克的巨額贖金之后,才予以釋放。
理查之弟約翰利用其兄被俘,密謀發動叛亂,奪取王位。胡伯特依靠忠于理查的諸侯和倫敦市民的支持,將約翰戰敗。1194年3月,理查回到英國,約翰投降并得到赦免。
為了替理查籌措第一期的贖金,英國已經被榨取得民窮財盡。但是理查返回英國以后,只作了短暫停留,又重返大陸,繼續同法王腓力二世角逐。他為防御法軍對諾曼底的進攻,于1196年開始,在塞納河上修建雄偉險峻的蓋揚城堡,這是中世紀最著名的要塞。但這筆費用及其他軍事開支仍然取自英國。沉重的賦稅曾激起倫敦人民的暴動。
綿延不絕的軍事行動使理查常感匱乏,一項關于寶藏的謠言激起了他的貪欲。據傳,利摩贊的沙露堡發現了12個黃金鑄造的騎士和一張金桌。1199年,理查率軍包圍這座城堡,揚言要絞殺全部居民。他被堡中一支弩箭射中肩胛,傷重身死,年42歲。
長期以來,理查被歌頌為十字軍的“英雄”和“深得民心”的君主,這都是歪曲事實的美化。在東侵過程中,他大肆燒殺搶掠,在阿克城中一次就屠殺了2,000多無辜的伊斯蘭教徒。他從不曾親理國政事務,只是把它當作榨取軍費的泉源,把英國人民辛勤創造的財富,大量地在戰爭中耗費掉。從這一意義來講,他的“獅心”王稱號,是恰如其分的。
上一篇:班達拉奈克
下一篇:瑙羅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