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如何聯蔣抵美反“臺獨”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伊始,美國實施新的全球戰略,力圖把臺灣建成美國的一個“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開始暗中支持“臺獨”。于是“臺獨”活動開始猖獗起來。
對美國的居心叵測,高瞻遠矚的毛澤東洞若觀火。1958年10月6日,毛澤東親自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再告臺灣同胞書》,明確指出:“美帝國主義成了我們共同的敵人。國民黨已經不是我們的主要敵人。我們和你們還是敵對的,但這種敵對,較之民族矛盾,已經降到第二位。”
同年,毛澤東請與蔣介石和毛澤東都有很深交情的章士釗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章先生在信中向蔣介石說明了毛澤東關于“聯蔣抵美”的政策。信中說:毛澤東、周恩來希望用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愿意與蔣介石先生再次合作,共同實現祖國統一,抵制美帝國主義把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的圖謀。蔣介石收到章先生的這封信后,在陽明山他的別墅里思考數日,還召來陳誠、蔣經國等高級官員一起商議多次。
到了1959年,毛澤東仍然通過各種途徑,向蔣介石傳遞帶有中國共產黨對臺政策內容的信息。1960年7月,毛澤東、周恩來請給蔣介石寫過信的章士釗親自到香港走一趟,向在香港的國民黨要人轉達中國共產黨關于愿意與國民黨和平談判的信息。章士釗臨行前,毛澤東與周恩來還專門議定了一個原則,由周恩來當面向章士釗講清,這就是,請章先生向蔣介石透露如下意思: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后,中國共產黨會認真考慮蔣介石及其他國民黨高官的“名”和“利”兩方面問題。
蔣介石在表面上并沒有積極響應,但他的內心已經受到極大觸動。在抵制美國分裂中國的企圖反對“臺獨”的問題上,蔣介石和毛澤東是一致的。
1958年8月23日開始的金門炮戰之后,美國并沒有派軍隊參戰,而是提出“劃峽而治”,要求蔣介石從沿海島嶼撤軍。毛澤東則一眼看穿這個方針是美國政府于50年代初搞的“臺灣自治”、“臺灣地位未定論”的翻版,是美國分裂中國的新陰謀,他當即令我國與美方談判的代表嚴正拒絕,并揭露了美國的陰謀。
蔣介石也對“劃峽而治”方案作出了激烈反應。1958年9月19日,蔣命令臺灣當局的“外長”黃少谷在“立法院”聲明:美國的方案“損我權益”,我“決不承認”。杜勒斯并不死心,他在9月30日召開記者招待會,批評蔣介石:“美國以前就認為,把為數眾多的部隊放在金門、馬祖是相當愚蠢的。”蔣介石十分氣憤,他立即作出了激烈反應,馬上專門接見美國記者并發表談話,明確表示:反對從金門、馬祖等沿海島嶼撤軍。他還尖刻地說:我沒有接受杜勒斯談話的“義務”。
杜勒斯見蔣介石發了火,便于10月20日專程飛臺與蔣介石會談。會談中,杜勒斯又一次壓蔣介石接受“劃峽而治”的方案,蔣介石大發雷霆,斷然拒絕了杜勒斯的方案。就在杜勒斯與蔣介石會談的當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發布恢復炮擊的命令。命令特別指出:“中國人的事絕不允許美國人插手,這是民族大義。”毛澤東和蔣介石的強烈反對使美國不得不放棄其“劃峽而治”的方案。耐人尋味的是,在10月23日發表的蔣介石與杜勒斯的會談公報中,蔣介石放棄了“反攻大陸”的口號。
蔣介石重拳出擊打“臺獨”。1958年和1959年這兩年,他下令大批抓捕“臺獨”分子,不僅把“臺獨”頭領彭明敏等人長期關押,而且他對任何鼓吹“臺獨”的人都不放過,一經抓起來,長期關押。1960年4月,臺灣選舉各縣、市長和“省議員”收到蔣介石明令:凡是鼓吹“臺獨”的人,不得參加選舉。受日本和美國支持的“臺獨”頭子廖文毅1960年跑到日本的橫濱組織“臺灣獨立統一戰線”,自任“總裁”。蔣介石知悉后,派員與日本政府交涉,要日本政府取締所謂“臺灣獨立統一戰線”。在蔣介石的強烈反對之下,廖文毅在日本搞的“臺灣獨立統一戰線”組織始終發展不快,后來不得不移往美國活動。
毛澤東聯蔣抵美反“臺獨”的戰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60年5月22日,毛澤東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研究了對臺工作問題,提出了“臺灣寧可放在蔣氏父子手里,不能落在美國人手中”的基本原則。
1963年,周恩來將中國共產黨對臺政策歸納為“一綱四目”。“一綱”,即臺灣必須統一于中國。“四目”是毛澤東還一再表示:臺灣當局只要一天守住臺灣,不使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大陸就不改變目前的對臺關系。
毛澤東提出關于臺灣問題的新方針后,他與周恩來通過張治中、傅作義、屈武給蔣介石寫信,作了詳細轉達,對蔣氏父子觸動很大,這也喚起了他們的民族大義。蔣氏父子生前一直堅持反對美國分裂中國的政策,堅持對“臺獨”實行嚴厲打擊的高壓政策,使美國及其在臺灣的“臺獨”勢力始終沒能形成氣候。
上一篇:毛澤東是如何盛贊粟裕的
下一篇:毛澤東晚年為何說要去“賣年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