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句渝州
毛澤東來重慶之前,那是1944年年底的時候,柳亞子在重慶加入了中國民主同盟,毛澤東知道之后很高興,又專門給柳亞子寫了一封祝賀的信:
亞子兄:
廣州別后,十八年中,你的災難也受得夠了,但是沒有把你壓倒,還是屹然獨立的,為你并為中國人民慶賀!“云天倘許同憂國,粵海難忘共飲茶”,這是幾年前為我寫的詩,我卻至今做不出半句來回答你。看見照片,樣子老一些,精神還好罷,沒有病罷?很想有見面的機會,不知能如愿否?敬祝
健康!
毛澤東 上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毛澤東在給柳亞子的信中說“很想有見面的機會,不知能如愿否?”
仿佛冥冥之中有安排一樣,機會很快就來了,遂了毛澤東的心愿。柳亞子是1944年9月12日從桂林來到重慶的,1945年8月28日毛澤東也從延安來到了重慶,事情總是這樣巧妙地按照毛澤東的心愿而排定。
毛澤東來重慶的時候,柳亞子正在編一本《民國詩選》。柳亞子在當時是一個很有影響的著名詩人,又是南社的盟主。本來《民國詩選》是他的好友林庚白先生策劃的,可惜林庚白把《民國詩選》編到一半就在香港遇難了。柳亞子為了紀念亡友,實現好友的遺愿,決定由自己來完成這個朋友未竟的事業。柳亞子接過友人的詩稿,從頭至尾認真研讀,覺得林庚白的原稿著手比較早,取材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感于時局的變化,時代的變遷,柳亞子決定擴大選詩的范圍。其中,毛澤東的《七律·長征》也被選入了《民國詩選》之中。毛澤東的到來使柳亞子大喜,當下拿出自己從他人那里抄得的《七律·長征》詩稿請毛澤東校正。
毛澤東微笑著,從柳亞子的手中接過柳亞子抄在紙上的詩稿,從前到后瀏覽了一遍。這個時候毛澤東馬上想到了自己的《沁園春·雪》,此時此境正是拿出來的一個絕好時機。而且,毛澤東也覺得在國共兩黨和談的時候,拿《七律·長征》這首反對蔣介石的作品放到詩集之中發表也許會被他人抓到一些把柄。畢竟,長征是為了和蔣介石周旋不得已而為之的一個軍事行動。但是毛澤東也并沒有把這件事太放在心上,因為《民國詩選》畢竟是民間的一種行為,選進去也反映了人心的一種向背嘛。毛澤東這樣想著,拿起筆來,為柳亞子校正了詩中的幾處錯別字,將詩稿遞給了柳亞子。
本來,毛澤東打算在機場上就將自己的《沁園春·雪》贈給柳亞子的,因為廣州一別,柳亞子曾經給毛澤東寫了無數首詩,但是毛澤東卻一點詩意也沒有,像他給柳亞子的信中說的那樣:“我卻至今做不出半句來回答你。”所以毛澤東在來重慶之前就準備了自己的一首舊作,準備在下飛機之后送給柳亞子。但是完全出乎毛澤東自己的預料,機場上人頭攢動的場面使毛澤東沒有時間完成自己的預想。后來,當他知道自己的書法老師孫俍工也在重慶的時候,毛澤東又改變了自己原來的打算,而將原來寫好的那幅詠雪詞送給了孫俍工。雖然毛澤東與柳亞子在詩歌方面是知音,但是毛澤東與孫俍工卻是書法藝術的同道,而且又有著師生之誼,這樣毛澤東就將在延安寫好的一個書法立軸送給了孫俍工。
《沁園春·雪》雖然是一闋舊作,但是對沒有讀過它的人來說卻完全是一闋新詞,而且面對重慶談判的這種特殊時刻,將這首反對封建主義為主旨的詞贈送給老朋友,不是很有意義嗎?毛澤東思考著,拿出隨身攜帶的印有“第十八集團軍重慶辦事處”字樣的信箋,說:“給你抄一首我的詠雪詞吧。”他說著,凝眉靜思,揮毫潑墨,那握在手中的筆就像一把劍走偏鋒的利劍,像一把刺向晴天的倚天寶劍,在那張白紙上翻飛起舞,一首余音繞梁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偉詞呈現在人們的眼前,給柳亞子留下了一份異常珍貴的墨寶——《沁園春·雪》。
毛澤東《沁園春·雪》手跡之一
毛澤東一氣呵成,但見那書法筆力雄渾,氣勢磅礴;那詩句浩然正氣,氣沖斗牛。連柳亞子這個南社盟主也被毛澤東恢弘大氣的詞句給震住了,他屏住呼吸,平心靜氣,竟然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待毛澤東擱筆的時候,柳亞子方從夢境之中驚醒,一邊吟哦一邊高呼“大作,大作”,驚喜萬分,推崇備至。周恩來、王若飛見了柳亞子得意忘形的神態也不禁哈哈大笑,連聲贊嘆。
同一天,這是毛澤東來重慶之后第二次將這闋妙詞贈送給自己的友人,已經是第三次談到這闋詠雪詞了。
只是,在倉促之間,毛澤東給柳亞子題寫這闋詞的時候沒有寫詞題,也沒有署名。
柳亞子是詩壇上非常活躍的一分子,詞到了他的手里,他必然是要張揚一番的,酬答也是必不可少的,傳唱更是可想而知的了,拿出去發表也合乎柳亞子的性格。這些其實都完全在毛澤東的意料之中。后來,一場雪滿山城的大戲不正是由柳亞子擔任主角開始的嗎?當然,柳亞子其實只是這臺大戲中的一個領銜的角色,總導演其實還是非毛澤東莫屬。
上一篇:《真相大白》毛澤東詩詞故事
下一篇:《郭沫若發射的第三枚重炮》毛澤東詩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