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此多嬌
1958年年底,著名山水畫家關山月和傅抱石接受了為北京人民大會堂創(chuàng)作巨幅國畫的任務。關山月和傅抱石所接受的是一個命題畫,“要求能體現(xiàn)出毛主席《沁園春》中‘江山如此多嬌’的詞意”,要求高五米半、寬九米,這巨大的幅面也是歷史上空前的。而且在繪制的過程中,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周恩來、陳毅、郭沫若、吳晗都給予了具體的指示和意見,總的指導思想是:一輪紅日照耀著長城、黃河,沐浴著江南的沃土、喜馬拉雅山的積雪,祖國的四季山水“紅裝素裹,分外妖嬈”。周總理對此事十分重視,他對兩位畫家說,應該把創(chuàng)作這幅畫看作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并決定作畫地點選在故宮中。周總理向兩位畫家說出了自己更加具體的意見:
整個畫面要表現(xiàn)出我們偉大祖國的風貌,近景是江南青綠山川、蒼松翠石;遠景是白雪皚皚的北國風光;中景是連接南北的原野,而長江和黃河則貫穿整個畫面。而且向畫家說,這幅畫準備懸掛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大廳的墻上。
人民大會堂是國家領導人經(jīng)常接見外賓和國際友人的所在地,如果巨幅國畫畫得不好,將有失國家的聲譽與尊嚴。兩位老人雖然筆力雄渾,筆走波瀾,但是心里還是有些壓力的,畢竟沒有先例。關山月與傅抱石認真研究了幾天,陷入苦思冥想之中……
傅抱石作畫時,身邊是少不了一壺酒的。他常常一手執(zhí)筆,一手執(zhí)壺,不時仰頭飲上幾口,酒像一團火一樣從喉管滑入胃中熊熊燃燒,燒起一腔豪情。于是筆在手中,壯氣盈胸,肆意揮灑勾勒,抒發(fā)滿懷激情,筆下涌現(xiàn)幅幅波瀾壯闊的佳作。畫家的畫處處流露出酒的神韻,其氣勢如萬馬奔騰,波濤洶涌,而且往往奇峰突起,給人以心靈上的震撼。
然而1958年至1959年期間是國家經(jīng)濟最困難的時期,酒的供應十分緊張。傅抱石在作畫時買不到酒喝,口內(nèi)苦淡,靈感枯竭,畫興索然,縱有澎湃激情也難以表達。無奈之間傅抱石試著給周總理寫了一封信,傾訴無酒之苦,請求總理能特批一些酒。周總理看罷信,不禁為傅抱石的直率而笑了,他理解藝術家的苦衷,立即派人給陷于困頓之中的傅抱石送去了好酒。傅抱石拿到酒,不禁喜上眉梢。一打開瓶蓋,一股醇香撲鼻而來,精神立即為之一振。再喝上幾口,陶醉在甘洌的酒味之中。有如久旱逢甘霖,更為周總理的理解體貼和熱情關懷而感激萬分。美酒潤筆,真情動心,傅抱石激情勃發(fā),靈感頓生,很快與關山月構思創(chuàng)作出一幅《江山如此多嬌》小稿。
周總理看了畫稿以后,認為很好,并且激動地說,畫面還要畫上紅太陽,體現(xiàn)“東方紅,太陽升”之意。周總理進一步說:“畫上紅太陽,也是象征毛主席、共產(chǎn)黨的領導。”
畫稿通過之后,關山月和傅抱石開始著手作畫。宣紙是用乾隆年間存下來的厚古宣,宣紙足有銅錢那么厚,他們用的筆最大的像笤帚那么大。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緊張創(chuàng)作,《江山如此多嬌》這幅巨畫基本完成了。周總理盡管很忙,還是兩次抽空來看畫。
創(chuàng)作即將完成時,關山月他們專門請總理來提意見。總理看到將完成的巨幅國畫,高興地走上前和兩位畫家握手道謝,然后笑著說:“畫面上這個太陽小了點兒,是不是可以再畫大些?”總理望著兩位畫家,又說:“如果這幅畫懸掛起來,這個紅太陽肯定顯示不出它的雄偉,其象征意義也就顯示不出來了!你們看,我說的對不對?”關山月他們畫的紅太陽原來只有排球那么大,確實是小了一點,聽了周總理的意見后,他們立刻改進,把巨畫上端的紅太陽畫得比籃球還要大些。后來周總理看后,高興地說:“好嘛,這才表現(xiàn)其偉大的氣魄嘛!”
巨幅山水國畫創(chuàng)作完成了,只是未題款。兩位畫家有所期待地望著周總理。
周總理說:“要請毛主席親自題字。”
兩位畫家聽了周總理的話異常激動,盼望著這一時刻的早日到來。
9月27日,令兩位畫家激動的時刻來了。就在他們完成創(chuàng)作的第三天,周總理陪伴毛澤東來到故宮的創(chuàng)作廳。關山月和傅抱石早已經(jīng)在那里肅衣恭候了。
他們聽到腳步聲急忙迎出去,毛澤東正健步向創(chuàng)作廳走來,他們走上前去與毛澤東握手。
周總理急忙分別向毛澤東介紹他們的名字。
毛澤東笑著說:“早就聽說兩位畫家的大名了。”
傅抱石和關山月站在毛澤東的身邊,傅抱石向毛澤東仔細地介紹國畫創(chuàng)作的意圖:“近景青山綠水,代表祖國的南方,遠景的冰天雪地是代表祖國的北方;中以長江、黃河貫穿,這是我們祖國的兩大動脈,畫上兩大動脈,使整幅畫面連貫起來,成為一個整體,象征我們偉大祖國的團結(jié)統(tǒng)一、繁榮昌盛……”
毛澤東聽了傅抱石的介紹微笑點頭,說:“獨具匠心呵!”
此時,關山月上前指著紅太陽,補充說明它的象征意義:“紅太陽是遵照總理的建議畫這么大的。紅太陽也是象征毛主席、共產(chǎn)黨的領導。”
毛澤東聽后,看了一眼周總理,說了一聲:“好!”
關山月又接著說:“今天特敬請毛主席您老人家來揮毫落款。”
毛澤東高興地笑著又說:“好,好!”
這時周總理在旁插話說:“主席呀,這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啦!”
毛澤東站了起來,傅抱石忙把蘸飽濃墨的筆送到毛澤東的手中。毛澤東稍一沉思,他想起了自己的那首《沁園春·雪》,揮毫題上了“江山如此多嬌”六個具有十七帖體大小又是毛澤東自己風格的行草大字。
毛澤東題寫的“江山如此多嬌”
這幅畫毛澤東是贊許的,他認為較好地體現(xiàn)了詩句的意境。不然他怎么會題寫“江山如此多嬌”幾個大字呢?這句話是毛澤東《沁園春·雪》這首詞下闋的起筆,是毛澤東對祖國壯美山河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嘆與謳歌,是詞人的得意之筆,也是詞人的驚世之筆。
從此,《江山如此多嬌》這幅大氣磅礴的巨作山水畫,就一直懸掛在人民大會堂正廳之上,深受中外貴賓的好評。
這幅現(xiàn)代美術史上的名作就這樣完成了。這是一幅異常珍貴的山水畫。名人、名畫、名詞,達到了詩書畫三者融為一體的美好境界,堪稱三絕,珠聯(lián)璧合。
《江山如此多嬌》的意義并不在它那巨大的幅面和一般作品所沒有的特殊的創(chuàng)作背景,也不在它所表現(xiàn)出的典型的革命現(xiàn)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jié)合的創(chuàng)作方法,而是通過它啟發(fā)了后來許多山水畫畫家的創(chuàng)作思路,找到了一個能夠在特定社會環(huán)境中獲得成功的創(chuàng)作題材。
《江山如此多嬌》并不是傅抱石和關山月合作的第一幅毛澤東詩意山水畫,他們也未必就是圖繪毛澤東詩意的第一人。但是傅抱石以其不懈的努力和不間斷的創(chuàng)作,將毛澤東詩意山水畫引入到大眾的審美領域,從而使毛澤東詩意山水畫在新山水畫中獲得了特殊的地位,新山水畫也因毛澤東詩意畫的表現(xiàn)而在國畫中得到了少有的重視和廣泛的影響。從歷史的角度看,傅抱石的貢獻,不僅僅是他自己在中國畫創(chuàng)作上的成就,也不僅僅是在他的帶領下出現(xiàn)了江蘇國畫家的創(chuàng)作群體推動了整個事業(yè)的前進,使山水畫的面貌煥然一新,而是由他開辟的毛澤東詩意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也引發(fā)了人物、花鳥領域內(nèi)表現(xiàn)毛澤東詩意的創(chuàng)作,創(chuàng)造了一個時代的表現(xiàn)題材和表現(xiàn)方法,這是他對美術史的重要貢獻。
傅抱石生于1904年,是江西新余人。青年時酷愛繪畫、書法、篆刻,1933年得徐悲鴻資助留學日本帝國美術學校,1935年回國到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新中國成立后曾任江蘇國畫院院長、中國美協(xié)副主席。擅長山水、人物,能篆刻,傳世作品有《柳下聞吟圖》等。1958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傅抱石畫集》。他還是一位美術理論家,著有《中國繪畫理論》、《中國美術年表》、《中國山水人物畫技法》、《中國繪畫研究》等。
大約在1950年,傅抱石就開始了以毛澤東詩意為題材的創(chuàng)作,如《七律·長征詩意》、《沁園春·雪詞意》、《清平樂·六盤山詞意》,而這時毛澤東的這些詩詞還沒有公開發(fā)表,但是傅抱石的上述作品就已經(jīng)參加了這一年的“南京市第一屆美術展覽會”。1953年,他的另兩幅毛澤東詩意畫《搶渡大渡河》和《更喜岷山千里雪》也參加了“全國第一屆國畫展”。
那么,傅抱石是從哪里得到毛澤東這些詩詞的呢?
傅抱石的這些畫得益于郭沫若。
1926年,還在南昌師范附小任教的傅抱石就曾經(jīng)聽過北伐軍政治部主任郭沫若的演講,他們相識于1933年的東京。此后郭沫若積極促成了傅抱石于1935年在東京的第一次個展,并為他的畫展題字。抗戰(zhàn)時期,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三廳廳長的郭沫若又電邀傅抱石參加三廳的工作。由于傅抱石和郭沫若的私交,而郭沫若與毛澤東又是詩友,所以傅抱石于抗戰(zhàn)時期在重慶就讀到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這首膾炙人口的妙詞。
1947年傅抱石在上海舉辦個展,郭沫若為之撰文評述。1957年傅抱石出版?zhèn)€人畫集,郭沫若又為之撰寫前言。這兩人多年的交誼,對傅抱石來說更多的是得到了郭沫若的幫助,特別是在藝術的發(fā)展上,郭沫若的指點與肯定對傅抱石都具有非常的意義。早在1933年傅抱石在東京第一次拜訪郭沫若的時候,郭沫若就為傅抱石的《籠雞圖》題詩,后來郭沫若為傅抱石作品題詩之多,是其他畫家難以相比的。應該說在改造國畫的過程中,新山水畫的出現(xiàn),和郭沫若的扶持也有很大的關系,他在新政權中突出的政治地位,在學術界享有的盛名,都決定了他說話的重要。同時傅抱石改造國畫的現(xiàn)實思路也吻合了郭沫若對國畫發(fā)展的看法,1944年他題關山月《塞外駝鈴》時就寫道:“純以寫生之法出之,力破陋習,國畫之曙光吾于此喜見之。”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傅抱石也是郭沫若實現(xiàn)自己藝術理想的具體實驗者。
關山月于1912年10月25日生于廣東省陽江縣。1933年畢業(yè)于廣州市立師范學校,后任小學教師,其繪畫才能被發(fā)現(xiàn),遂被吸收入春睡畫院學畫。1939年,他以《漁民之劫》等作品參加了在蘇聯(lián)舉辦的中國美術展覽。同年秋至1940年春,他首次于澳門、香港及湛江舉辦個人畫展,之后他自廣東出發(fā),經(jīng)廣西、貴州、云南、四川、甘肅、青海、陜西等省區(qū),深入生活,收集素材,邊寫生,邊創(chuàng)作,并沿途舉辦個人畫展,以賣畫維持生活和籌措資金。后來他在敦煌石窟臨摹壁畫,研習傳統(tǒng)藝術。此次旅行寫生,為他后來的藝術成就奠定了堅實基礎。1946年,被聘為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兼中國畫科主任。1947年做南洋之行,先后在泰國、馬來亞和新加坡等地旅行寫生,作品描繪熱帶風光,并舉辦個人畫展,受到華僑的歡迎。翌年又在香港、上海、南京舉辦西南、西北及南洋旅行寫生畫展,并出版《關山月紀游畫集》(2輯)。1949年春,在香港參加人間畫會的藝術活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他先后擔任中南文藝學院教授兼中南文聯(lián)美術部副部長、中南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兼副校長、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兼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美協(xié)廣東分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他始終堅持深入生活,勤奮創(chuàng)作,其代表作有《新開發(fā)的公路》、《俏不爭春》、《綠色長城》、《天山牧歌》、《碧浪涌南天》、《祁連牧居》。關山月在藝術上堅持嶺南畫派的革新主張,追求畫面的時代感和生活氣息。他的山水畫立意高遠,境界恢宏。先后出版了《關山月畫集》、《關山月、傅抱石東北寫生選》、《關山月作品選》、《井岡山》等作品集。
然而他最著名的作品卻是與傅抱石合作的這幅《江山如此多嬌》。
酒是傅抱石作畫靈感的源泉。他的畫藝得之于酒,幾乎非酒不畫,同時他也深知酒之危害。他曾多次試著戒酒,但終未成功。酒是傅抱石藝術生涯的靈魂,沒有了酒,很難說藝術之樹還能常青。嗜酒而深知酒之害,戒酒又難以斷酒,這就是傅抱石矛盾的心態(tài)。美酒激發(fā)了傅抱石的創(chuàng)作靈感,也嚴重損害著他的健康。與很多以酒為魂的文人墨客一樣,他最終被酒奪去了生命。
1965年,傅抱石應上海市委之邀,為新建的虹橋國際機場作畫。畫將結(jié)束時,他提出要回南京與家人共度國慶節(jié)。臨行前,華東局負責人魏文伯設宴款待,上海文藝界的朋友紛紛前來作陪。傅抱石在宴會上暢飲美酒,談笑風生,而且雅興大發(fā),散席后當場揮毫作畫。
誰知,這一畫竟成絕筆!由于上了年紀,加之飲酒過量,回南京的第二天,傅抱石便感身體不適,因腦溢血昏迷未醒,留下了尚未出版的五六十萬字的手稿和五百余件沒來得及落款的字畫而撒手人寰。
上一篇:《毛澤東的文治與武功》毛澤東詩詞故事
下一篇:《王蕓生對歷史的一種看法》毛澤東詩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