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沛流離的柳亞子
然而,國共之間打打談談,內戰的危險始終存在,國民黨在重慶圍成的這個燙人的鐵桶也是越來越熱,烤得人無法在這里待下去,而且這里的環境已經不可能讓他這幾首具有火藥味道的妙詞見報了。再說柳亞子這樣的秀才遇見了蔣介石這樣有八百萬軍隊的兵,有理也說不清。在這種形勢下,柳亞子決定離開重慶。
當時內戰之火有蔣介石這幫眾人在拾柴,火焰日高,愛國志士在重慶已經難以立足,紛紛撤退。重慶交通異常緊張,柳亞子的老朋友邵力子設法為柳亞子夫婦購到了兩張12月30日赴上海的機票。于是,柳亞子夫婦做好了離開重慶的一切準備,和朋友們紛紛告別。
12月29日,在柳亞子夫婦離開重慶的前夜,收到了鄧穎超的一封信,其中有云:“明晨你離渝周返滬,不克親來送行,深為歉疚!”“茲奉上延安木刻窗花八幅,聊表歡送之意,并留紀念也,尚祈笑納為盼!匆匆草此,祝福你一路平安!”這當然是周恩來的細心安排。
1945年12月30日,在寫完了他的最后一首《沁園春》之后,在完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之后,柳亞子偕夫人鄭佩宜離開了重慶這個險惡的地方,于1946年初到達上海。
柳亞子的確是一個民主的斗士,雖然他的手中沒有鋒利的寶劍,沒有射擊子彈的槍炮,但是他以筆為槍,卻敢于大義凜然地和蔣介石這樣的武林高手屢屢過著,這的確令人不可小覷。這就仿佛那江湖中的高手拿著一把紙制的折扇和一個手中拿著干將或者莫邪的狂人在那里拼殺一樣。柳亞子雖然殺不掉對方,但是他總是對方的心病,弄得對方心神不定;而對方雖然手里握著干將和莫邪那樣的寶劍卻總是不能接近柳亞子,柳亞子總是能從對方的破綻中逃離,然后就以各種各樣使對方鬧心的方式騷擾對方。
1946年1月13日上午,柳亞子在上海的家剛剛安頓好,他就來到了玉佛寺。這里正在舉行于再烈士的追悼大會。于再是昆明南菁中學的教員,與西南聯大學生潘琰、李魯連、昆明工校學生張華昌等四人在昆明的“一二·一”慘案中不幸遇難。
會場掛滿了挽聯,柳亞子寫的一聯是:
九龍池迥,篾子坡平,更為滇都增痛史;
魯迅湖澄,錢塘江闊,忍從歇浦奠英魂。
大會開始后,大會由主席團成員馬敘倫宣讀祭文,之后,柳亞子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
于再君不是死于抗戰結束之前,而是死于抗戰結束之后;不是死于我們的敵人的腳下,而是死于我們國人的手中。機關槍和手榴彈已被用來屠殺愛好和平的人民,就因為他們要求一個統一的中國和一個民主的政府。
民主政治只有通過斗爭才能實現,而絕不是靠著恩賜。我們愿為民主而斗爭,追隨著于再和其他烈士們的血跡前進,去完成他們遺留下的未竟之志。
追悼大會通電蔣介石和政治協商會議,提出立即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立即實現四項諾言,立即懲辦昆明慘案主兇等八項要求。會后還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游行。黃浦江的波濤和著憤怒的吶喊之聲,匯成了一曲悲壯雄渾的反內戰爭民主的偉大強音。
這反對蔣介石獨裁的高歌,這反對內戰,爭取民主、和平的旋律,就像有人在那里給蔣介石念緊箍咒一樣,使蔣介石十分頭疼。
毛澤東在報紙上看到了柳亞子離開重慶到上海定居并參加于再追悼會的消息,于是毛澤東給他的詩友寫了一封信:
亞子先生左右:
很久以前接讀大示,一病數月,未能奉復,甚以為歉。閱報知先生已遷滬,在于再追悼會上慷慨陳詞,快何如之。印章二方,先生的和詞及孫女士的和詞,均拜受了;“心上溫馨生感激,歸來絮語告山妻”,我也要這樣說了??傊歉兄x你,相期為國努力。賤恙是神經疲勞,刻已向好,并以奉聞。敬頌
道安
毛澤東
一月廿八日
毛澤東給柳亞子的信
毛澤東在信中說“很久以前接讀大示”,其實并沒有多久,1945年10月24日柳亞子和尹瘦石的詩畫聯展開幕,閉幕的時候柳亞子和尹瘦石特意從展品中挑選了一幅賦贈送給毛澤東,其中還夾了一封信。這樣算來,毛澤東接柳亞子的信應該是11月初了,距離1946年1月28日也就是三個月的時間。
三個月的時間雖然不是很久,但是也不能說很短。那么,毛澤東為什么沒有給柳亞子及時回信呢?原來,毛澤東沒有及時給柳亞子回信是因為緊張的工作使毛澤東病倒了。
自重慶回到延安之后,毛澤東一直在非常緊張地工作。
先是連續地召開會議,10月11日從重慶歸來,下飛機伊始就主持召開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報告重慶談判的經過和成果;然后是17日的延安干部會議,也是做關于重慶談判的報告;25日在抗大七分校作報告,11月12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
再就是不斷地指揮戰役,平漢戰役之后是平綏路作戰、津浦路作戰,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戰役……
至于各種會議文件、電文更是不計其數,其他的社會活動就更不用說了,一個接著一個。
毛澤東就這樣被累倒了。
毛澤東得的是神經系統的疾病。用他自己的話說是“神經疲勞”。當時任中央書記處辦公室主任的師哲回憶說:“十一月,毛主席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令人擔憂。我每天都要看他幾次。他有時躺在床上,全身發抖,手腳痙攣,冷汗不止,不能成眠。他要求用冷濕毛巾敷頭,照做了,卻無濟于事。”
后來,經過書記處幾位領導人的研究并一再勸說,毛澤東才同意暫時休息一段時間治病養病。一般來說黨內的重要文電歷來都是毛澤東親自起草的。但是在1945年11月14日到1946年3月5日,在長達近四個月的時間里,毛澤東起草的電報只有九份,其中有三份是比較長的,其他六份電文都是只有數十字至百余字。
直到1946年開春,毛澤東的病情才有所恢復,工作也逐漸恢復。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毛澤東在自己的病情剛剛有了好轉的時候,就動筆給柳亞子寫了這封回信。
上一篇:《郭沫若發射的第一枚重炮》毛澤東詩詞故事
下一篇:《“剿匪”密令》毛澤東詩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