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問詩
從1954年起,林克擔(dān)任毛澤東的國際問題秘書,并教授毛澤東英語,后來也兼顧國內(nèi)問題,前后在毛澤東身邊工作了十二年之久。在完成主要工作的同時,他也經(jīng)常為毛澤東做一些臨時性的其他工作,沒有事情的時候,林克也經(jīng)常向毛澤東請教詩詞方面的問題。每當(dāng)此時,毛澤東就細(xì)致耐心地為林克解答,使林克在毛澤東身邊學(xué)習(xí)和掌握了很多詩詞方面的知識。
一次,毛澤東和林克講起了六祖慧能的身世和學(xué)說,毛澤東說,慧能生于唐太宗貞觀十二年(638),出身于貧寒的農(nóng)家。皈依佛門之后,一直是舂米的下等僧。后來,禪宗五祖弘忍尋覓新傳人,要眾僧作法偈,以觀個人的修行。其上座弟子神秀作了一首,深得眾僧推崇,但弘忍并不滿意。慧能反神秀之意,另作一首,得到了弘忍的極大賞識,因此他接受了弘忍的法衣,尊為神宗六祖。毛澤東說到興致盎然的時候,為了說明慧能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為林克背誦了兩首法偈,先背誦了神秀的: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接著又背誦慧能寫的: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毛澤東背誦了兩首法偈之后,為了使林克加深對慧能的理解,加深對慧能的創(chuàng)新精神的理解,又對慧能的法偈做了進(jìn)一步的闡釋。毛澤東說,慧能的法偈指出世間本無任何事務(wù),所以沒有塵埃可染;佛性本來是清凈的,怎么會染上塵埃呢?這種意境正好與佛教大乘空宗一切皆空、萬法皆空的宗旨最為切合,勝過神秀一籌。
林克聽了毛澤東的闡釋,對兩個法偈都有了深刻的了解。
還有一次,毛澤東和林克談到了劉禹錫。毛澤東在這之前就曾和林克多次說起過“二王八司馬”的故事,說到劉禹錫,毛澤東自然又說起了“二王八司”馬的永貞革新,對柳宗元和劉禹錫的政治主張和哲學(xué)思想都非常欣賞,對他們的詩詞也格外稱道。
毛澤東和林克說得高興,興致所至,為林克揮毫手書了一首劉禹錫的《酬樂天揚(yáng)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蜀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村。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這首詩表達(dá)了作者雖遭政敵打擊,但是堅(jiān)忍不拔,不屈不撓、敢于抗?fàn)幍南蛏暇瘛C珴蓶|的手跡更是蒼勁有力,入木三分,名詩名書,頗為珍貴,一直為林克所珍藏。
1957年5月21日,毛澤東在學(xué)英語休息的時候和林克說起了自己的《沁園春·雪》,毛澤東說:“《沁園春》這首詞是反封建的,‘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fēng)騷’,是從一個側(cè)面來批判封建主義制度的,只能這樣寫,否則就不是寫詞,而是寫歷史了。”
林克聽了毛澤東的解說,似懂非懂,他只是點(diǎn)著頭。但是毛澤東的回答卻為人們理解《沁園春·雪》找到了一把打開大門的鑰匙。
上一篇:《曾家?guī)r響起意外的槍聲》毛澤東詩詞故事
下一篇:《柳詩尹畫驚重慶》毛澤東詩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