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給丁玲同志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壁上紅旗飄落照,西風漫卷孤城。保安人物一時新。洞中開宴會,招待出牢人。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陣圖開向隴山東。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
【題解】
“臨江仙”,又名“畫屏春”、“謝新恩”、“雁后歸”、“庭院深深”。雙調,60字。前后闋各五句,三平韻。
詞題“給丁玲同志”,屬題贈詞。丁玲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于1933年5月在上海遭國民黨便衣暗探綁架,押赴南京,軟禁達三年之久。1936年9月,在中共黨組織營救下逃離南京,秘密經(jīng)上海、北平、西安,于11月10日到達陜北保安,中共中央宣傳部在一個大窯洞里開會歡迎她。中央領導出席者有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博古等。會后,毛澤東問丁玲打算做什么,丁玲答:“當紅軍??。”隨后,丁玲即在前方總政治部工作。毛澤東寫了這首詞,用電報發(fā)往紅一方面軍,遙贈丁玲。1937年初,中央由保安轉移延安,丁玲亦由前方返回,毛澤東復手書此詞相贈。
【注釋】
[丁玲]原名蔣,1904年生,字冰之,湖南臨澧人。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太陽照在桑干河上》。1986年去世。
[保安]在陜北,后改志丹縣,紅軍至陜北,中共中央曾駐此。
[纖筆]纖細之筆,此處指丁玲精于描寫的文筆。
[毛瑟]指德國毛瑟工廠所造步槍與手槍。廠主為彼得·毛瑟與威廉·毛瑟兄弟,故名。
[隴山]一名隴阪,又稱隴坻,為六盤山南段,在今陜西隴縣至甘肅平?jīng)鲆粠А?/p>
【品評】
詞題雖曰“給”,實為“贈”。一見面,即有詞相贈,這表明詩人對作家的敬重。洋溢于全詞的是歡迎、贊譽之語,這在毛澤東詩詞中絕無僅有。
上闋,寫開宴會,迎遠人。中心詞為:宴會、招待。初到陜北,中共黨、政、軍處境皆艱苦,“宴會”、“招待”事幾絕。為迎丁玲,中共中央宣傳部出面開“宴會”而“招待”之,黨中央主要領導人出席作陪,這禮遇非同尋常。轉化為詩歌,“壁上紅旗”、“漫卷孤城”這極具浩然氣的背景,已經(jīng)烘托出丁玲到來給這兒的影響。“保安人物一時新”,指丁玲,亦指先于丁玲至此的共產(chǎn)黨人。新人群里,又添新人,風云際會,固“一時”之盛也!
“孤城”不孤,“孤城”氣氛因“新人”而熱烈。
下闋,句句贊譽丁玲。“纖筆一枝誰與似?三千毛瑟精兵”,化用孫中山先生語。1922年8月24日在《與報界的談話》中,孫中山曾說:“常言謂:一支筆勝于三千毛瑟槍。”此指文化工作、文化人之重要。毛澤東引用之,是對丁玲的高度重視。“陣圖”句,隱指丁玲正在戰(zhàn)斗的處所。寫作此詞時,丁玲“當紅軍”的愿望已經(jīng)實現(xiàn),正隨軍經(jīng)甘肅慶陽趕往三原前方司令部。此地屬“隴山東”,故稱之。結句“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二語,獨出機杼,造語通脫,完全是一種信手拈來氣度。“文”對“武”,“小姐”對“將軍”,人生巨變,托身于偉大的事業(yè),千古同勢。
這首詞,以造語活潑為特色。在通俗處,每每出色:“保安人物一時新”固妙,“洞中開宴會,招待出牢人”更妙,詠至“文小姐”、“武將軍”,天然無飾,妙手偶得,不言妙而自妙。
上一篇:唐詩二三趣事
下一篇:《五律·挽戴安瀾將軍》毛主席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