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的誕生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1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2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旌3。涼波不動簟4紋平。水精5雙枕,旁有墮釵橫。
——歐陽修·臨江仙
完全讀懂名句
1、斷虹:殘虹,即雨后所見的彩虹?????????????????????????????。2、月華:指月亮。3、簾旌:窗簾。4、簟:竹席。5、水精:即水晶。
柳蔭外傳來輕輕雷響,池上淅淅細雨,滴在荷花上,發出細碎聲音。小樓西邊的一角,映照出一截雨后彩虹,倚著欄桿,等待月亮升起。
燕子飛進屋內,想要窺探屋梁上的美麗彩畫,拉起玉鉤,將簾子垂放下來。躺在鋪平的涼席上,一對水晶枕頭并列,枕旁橫落一支不小心掉下的金釵。
名句的故事
歐陽修在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曾在洛陽留守錢惟演的幕府里擔任留守推官,當時許多著名文人,包括梅堯臣、尹洙等人也都在此任職,他們經常在賓筵酒席上請來歌妓彈曲,填詞寄興,以抒發平日嚴肅的工作情緒。據明人蔣一葵《堯山堂外紀》記載,《臨江仙》就是歐陽修擔任洛陽留守推官,在其頂頭上司錢惟演的自家花園所舉辦一場宴席下的即興創作。歐陽修因與一名歌妓幽會,兩人同時遲到,歐陽修身為官員,遲到事小,但歌妓遲到卻是過失,錢惟演為此責備歌妓,歌妓趕忙解釋是天熱中暑,所以先到涼堂休息,誰知一覺醒來,發現頭上金釵不見,又急于到處尋找,才無法準時趕來赴宴。
錢惟演知道此女與歐陽修感情要好,特要歐陽修當場填出一詞,立即補償歌妓金釵一支,年輕浪漫的歐陽修,即當場吟出《臨江仙》,馬上獲得滿堂喝彩;錢惟演身為宴會主人,見到眾人如此開懷,心情也跟著暢快起來,遂令歌妓斟滿一杯酒,以酬敬歐陽修,并賞予她買金釵的錢,歐陽修與歌妓所惹出的這場遲到風波,就在其新作發表下,圓滿落幕。
《臨江仙》主寫夏日傍晚閨人睡景。上片先由午后細雨輕雷揭開序幕,雨后出現一彎殘虹,詞人就在這幅晚晴景色里,倚欄等待月亮升起;下片寫傍晚歸燕,欲一窺華麗屋內的究竟,詞人放下簾幕,天氣逐漸由熱轉涼,房內呈現一片靜寂,詞人透過竹席上的水晶雙枕,以及金釵墮落床邊,交代了他與歌妓遲到的原因。全篇無一褻語,僅透過外在景物的描寫,卻已道盡兩人共枕而眠、情意纏綿等事,難怪博得眾人擊掌叫好。
歷久彌新說名句
歐陽修《臨江仙》上片“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倚處,待得月華生”,寫出晚晴雨后倚樓憑闌、等待月出的一幕景象,比歐陽修年代稍晚的文人黃庭堅,不但為“江西詩派”的領袖人物,也是蘇門四學士之一,他在寫給友人的七言絕句《奉答李和甫代簡》云:“山色江聲相與清,卷簾待得月華生。可憐一曲并船笛,說盡故人離別情。”詩中第二句直接襲用歐陽修《臨江仙》之“待得月華生”,此乃39歲的黃庭堅在宋神宗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擔任吉州太和(江西泰和)縣令時,回復友人李和甫的書信,信中除描繪靜謐山水晚景,也表訴與友人分別后的思念之情。
至于《臨江仙》最末兩句“水晶雙枕,旁有墮釵橫”,也是頗耐人尋味之句,歐陽修完全不寫人,只提房內一對水晶枕,以及鬢釵橫落床頭,語意含蓄朦朧。晚唐擅寫閨艷的花間詞人溫庭筠,其《菩薩蠻》有“水晶簾里玻璃枕,暖香惹夢鴛鴦錦”,亦以高雅之筆鋪陳閨房的一派華麗堂皇,宛如人間仙境,任誰都甘愿流連在此;又北宋大文豪蘇軾《洞仙歌》寫道:“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敧枕釵橫鬢亂。”詞中描述晚風吹拂簾幔,月光映照房間,屋內女主人因天熱而翻來覆去、無法入睡,頭上金釵也就斜插在一頭亂發里面。
從溫庭筠《菩薩蠻》的“玻璃枕”、“鴛鴦錦”,到蘇軾《洞仙歌》的“釵橫鬢亂”,再呼應歐陽修《臨江仙》所言“水晶雙枕,旁有墮釵橫”等有關閨中物事的摹繪,都可看出歷代文人涉及閨房曖昧書寫時,皆可不露俗褻之語,而是運用語言藝術,將其意境唯美表達。
上一篇:《月又漸低霜又下,更闌,折得梅花獨自看》宋詞名句鑒賞解讀
下一篇:《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宋詞名句解讀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