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五云山
(一九五五年)
五云山上五云飛,遠接群峰近拂堤。
若問杭州何處好,此中聽得野鶯啼。
【題解】
這首詩,與《看山》、《莫干山》寫于同一時期,構成了毛澤東的“杭州山色”系列。
五云山,在杭州城西南十公里處。五峰森列,又相傳有五色彩云盤繞山頂,故名。山南臨錢塘江,北臨西湖,山中有云棲寺古剎。五云,原指青、白、黑、赤、黃五種顏色的云朵。古人常以云彩之色,卜測農業豐歉。后來,五色云被視為“祥云”,“祥云”出則天下祥瑞。祥瑞的極致,五云又指帝王居所。
【注釋】
[堤]指錢塘江(浙江)之堤。或謂西湖蘇堤、白堤。
[鶯啼]西湖諸景中有“柳浪聞鶯”。此詩或由此化出。
【品評】
我們不能斷定,毛澤東是為了祥瑞才游五云山的;我們更不會說因為毛澤東登臨五云山,五云山才現五云。但五云山上確曾出現過五云,或毛澤東登山時,五云山上真的云霞燦爛,這是有毛澤東詩作為證的。
“五云山上五云飛,遠接群峰近拂堤。”一點兒不含糊,詩人落筆便描繪五云山五云。這該是寫實。接峰者,高云遠云;拂堤者,低云近云。上下遠近皆為“五云”所罩,人,自然也在五色云中了!或許,毛澤東筆下“五云”,純為詩家語。不一定是五色祥云,但以五色祥云視之,以映“五云山”之名耳。總之,這叫正寫入題。
“若問”二句,加一設問,將詩情由“五云”蕩開,又從“五云”扭轉,活脫而出人意料。出人意料處,在其不再與“云”有任何聯系。“此中”,當然是此五云山中。一句“野鶯啼”,畫出云來山空,鶯啼澗靜的意境。鳥在樹上,人在林中,云過無語,鳥駐有聲,這是詩人體驗的相安共處之境。市上聽語易,山中聞鶯難。人之一生,幾得林中聽韻?原以為毛澤東《五云山》為觀云詩,未料一變為聽鶯詩!其實,一個人的聽覺如何,即能聽到什么、不能聽到什么,喜聽什么、不喜聽什么,都與他的關心重點有關。毛澤東喜聽鶯語。另一證是《井岡山》一詞中的“到處鶯歌燕舞”。“鶯啼”、“鶯歌”都在一定程度上反射出詩人對光明與中平之聲的渴盼。
上一篇:《五律·看山》毛主席詩詞賞析
下一篇:《七絕·莫干山》毛主席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