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意獻張水部
【原文】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①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注釋】
①舅姑:公婆。
【譯文】
新房里昨夜花燭徹夜通明,清早起身到堂前向公婆問安。梳妝打扮后低聲探問夫婿,眉畫得深淺公婆能否喜歡?
【鑒賞】
這首詩又名《近試上張水部》。張水部,即張籍,長慶二年(822),張籍由國子博士升至水部員外郎。此詩是詩人在參加科舉考試前獻給張籍的。唐代科舉考試有一種風氣,即為了得到一些名人的賞識并被介紹給主持考試的禮部侍郎,參加科考的士子都會向名人行卷。朱慶余正是應這種風氣而寫下此詩,他的行卷對象是水部郎中張籍。其實,朱慶余平日已通過行卷博得了張籍的賞識。在這首詩里,詩人自比為新婦,把張籍和主考官比作新郎和公婆。據記載,張籍讀過此詩后也賦詩一首,題為《酬朱慶余》,以示答應。二人均妙筆生花,可謂珠聯璧合,遂成就了一段詩壇千古佳話。
古代結婚有這樣的一個傳統:新婚次日清早,新媳婦都要去拜見公婆。全詩以新娘的口吻進行敘述,主要描寫的是新媳婦拜見公婆之前的心理狀態。
第一、二句是對新婚特定情境的描寫:“洞房”是人物所處的地點;“昨夜”、“待曉”說明時間已經過了一個通宵。“拜舅姑”,意即拜見公婆。從第一句到第二句,時間和地點都已發生了變化,隨之呈現出來的是人物內心情感的變化。
新娘拜見公婆前的復雜心理在第三、四句中清晰地表現了出來:“妝罷”承上句“待”字而來,暗示出新娘化妝化了很長時間,可見其用心程度之深。但即使這樣,她還要問問身旁的夫婿,這說明她心中沒有把握。此外,新娘拘謹、害羞的神態以“低聲”二字表現,準確而傳神。詩人以問句結尾,也留下無窮的意味讓人體會。
上一篇:朱慶余《宮詞》原文、注釋、譯文、鑒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