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別人眼中的你,成為最好的自己
我們都知道,我們所生活的社會是一個講究包裝的社會。在這樣的環境下,一些人“把自己擺錯了位置”,總要按照一個不切實際的計劃生活,總是希望自己能成為他人眼中完美的人。于是,他們總是跟自己過不去,所以整天郁悶不樂。而快樂的人之所以快樂,就是因為他們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從而擺正自己的心態,他們懂得享受生活,懂得把握當下。事實上,我們每天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在乎表面上的虛榮,凡事淡然、不苛求,那么快樂、幸福就會常伴我們左右。
很多時候,我們會特別羨慕那種有所謂的“好人緣”的人,似乎每個人都能與他聊到一塊去,他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以大家的眼光為標準。在公司,上司說這個方案不行,他一句話不說,馬上改成了上司喜歡的方案;挑剔的同事說,你今天的打扮好像不太和諧,第二天,他就真的換了一套同事欣賞的服飾;在家里,爸媽說,你新交的男朋友沒有固定的工作,她就真的決定與男友分手,重新找一個能讓父母覺得滿意的男朋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自己不過是因為太在意別人的目光而討好身邊的人而已,我們已經逐漸失去自我。
卡內基說:“你見過一匹馬悶悶不樂嗎?見過一只鳥兒憂郁不堪嗎?之所以馬和鳥兒不會郁悶,是因為它們沒那么在乎別的馬、別的鳥兒的看法。”生活中,許多人太在意別人的目光而失去了自我,這簡直是得不償失。當然,我們作為社會人,生活在各種各樣的關系中,完全不在意別人的目光那是不可能的。事實上,我們對自己的評價,很多時候是需要借助別人對我們的看法而做出的。
因此,對于別人的目光,我們需要考慮,但并不是過分地注重,否則,你就會感覺到自己活得很累。你總是在想別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你總是通過別人的目光來修正自己,到最后,你會完全失去自我,從而變成一個別人目光中的自己。更為嚴重的是,你將變得悶悶不樂、憂慮不堪,你完全失去了心靈應有的輕松與快樂。
在生活中,不管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不管這個人做不做事,是少做事還是多做事,做的是什么事,他都會招來別人的看法和評價。而對于那些目光和議論,有的人會把它作為自己行動的標準,他們很在意別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這樣所導致的結果是,他們在做事情時畏首畏尾,把自己搞得很緊張,好像自己在為別人而活似的。
其實,你根本沒有必要這樣,因為我們既不是演員,又不是在表演,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又何必苛責自己,活成別人希望的樣子呢?
上一篇:提升心理抗壓力,你比想象中更優秀
下一篇:無論發生什么,懷著理解的心態微笑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