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敏銳的眼光,是看在潮流之先
那些思路開闊、富有遠見的人,往往可以想在人先,走在人前,而這恰恰是最能推動我們前進的正能量。在現今這個資訊時代,商機無處不在。許多白手起家的創業者,往往就是因為抓住了一個稍縱即逝的時機,從此順利地開始了自己的“掘金”生涯。
能致富的人,思路通常放得開,眼光通常要比常人看得遠。美國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有一次被別人問到,如果他失去了他的全部巨額財富的話,他將做些什么事情。他連一秒鐘都沒有猶豫,他說他會想出另一種人類的基本需求,并迎合這種需求,提供出比別人能夠提供的更為便宜和更有質量的服務。他說他完全有把握、有信心在五年之內重新成為一個千萬富翁。福特的話可以給我們全新的真正敏銳的眼光。
史蒂夫·鮑爾默先生是全球領先的個人及商務軟件開發商——微軟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鮑爾默從小就很聰明,上高中時,他的母親帶他參加全國數學大賽,他進入前十名,搖身成了數學奇才,拿到哈佛數學系獎學金,這個大獎幫助他實現了他父親的夢想——考入哈佛。
鮑爾默1973年進入哈佛,大學期間,他曾擔任校足球隊隊長,為《紅色哈佛報》和哈佛的文學雜志工作過。獲得了數學和經濟學學士學位。
20年后,鮑爾默功成名就后回到底特律私人學校,在開學典禮上他送給新生的忠告是:“打開你的思路,放遠你的視線。”他說:“因為永遠有想不到的機會你沒有想到,你沒有看到,可是這個機會會給你帶來一生驚喜的突變。”
未來是現在的延伸,未來是現在人所創造出來的,所以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現在看看大多數人在做什么,找出未來可能會有什么走向。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能在20年前看得出個人電腦將會成為趨勢,你現在就是世界首富了。當時你沒有看出來,但是比爾·蓋茨看出來了,所以他是世界首富,而你不是。
日本的“電子之父”松下幸之助,是一位富有智慧、善于洞察未來的成功人物,每當人們問及他成功的秘訣時,他總是淡淡一笑,說:“靠的是比別人稍微走得快了一點。”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世界恢復了新的和平。遭受戰爭創傷的人民,在新的和平環境里又重新燃起生活和工作的熱情。睿智的松下幸之助又超前地看到“新文明”將帶來世界性的“家電熱”。對于“松下電器”,既是一次發展壯大難得的機會,也是一次艱巨而又嚴峻的挑戰。松下幸之助正是憑借著“稍微走得快了一點”,大刀闊斧地進行機構調整和技術改革,從而使“松下電器”在新的挑戰和機遇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松下幸之助第一次訪問美國和西歐時發現:歐美強大的生產主要基于民主的體制和現代的科技,盡管日本在上述方面還相當落后,然而這一趨勢將是歷史的必然。松下幸之助正是把握了這一超前趨勢,在日本產業界率先進行了民主體制改革。給予產業充分的自主權,建立了合理的勞資體制和勞資關系。改革了日本的低工資制,使職工工資超過歐洲,接近美國水平,并建立了必要的職工退休金,使員工的物質利益得到充分滿足。勞動制度上實現每周五天工作日,這在當時的日本還是第一家。
對于大刀闊斧的改革,松下幸之助是這樣解釋的:“這一改革并非單純增加一天休息,而是為了進一步促進產品的質量,好的工作成就產生愉快的假日;愉快的假日情緒會帶來更出色的工作效率。只有這樣,生產才能突飛猛進,效益才能日新月異。”
在一個人成大事的過程中,要想走得比別人稍快一點,必須具有超前的眼光,看到別人暫時還沒有看到的利益。這樣你才能趕在別人前面出手,得到更多的收獲。
有時候,思維所能爆發出來的正能量是前所未有的,那是因為好的思維往往引領著我們去干一番大事業。
世界上勤奮的人難以計數,但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人卻不是很多。其原因都在于并不是每個人都有卓越的眼光,都有超前的意識,能看到某個行業未來發展的軌跡。但只要你“打開你的思路,放遠你的視線”,抬起頭來審視前面的路,你就能脫離平凡,走在人先。
我們不必要求每個人都有前瞻性的思路,高屋建瓴的眼光,但是只要你從身邊的人和事出發,往前看一點點,那就是了不起的成就了。
據一項調查研究表明,在眾多億萬富翁的發家史中,那些頭腦靈活,敢作敢為的人,遠比那些擁有高學歷卻頭腦死板的人更有前途。很多億萬富翁的第一桶金,都是源于頭腦中靈光的一閃。
上一篇:相信自己,然后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下一篇:經常自我反省,監督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