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自己的命運,從來無關他人
每每說起“命運論”的時候,有人質疑,有人認可,也有人保持中立。其實,重要的不是真相究竟是什么,而是你相信什么。人生中的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信則有,不信則無。顯然,命運也是其中一種。面對失意,面對失敗,有人推諉于命運,有人歸咎于他因,尋找原因總是很容易的,因為誰也不用負責任,說說就好。真正偉大的人卻是明明知道“命運”的存在,但依然不信命,依舊熱愛并不完美的命運。這樣的人物,歷史上比比皆是,生活中也是信手拈來,說來似乎很常見,但真正出現在你身邊時,你還是會為他動容,為他著迷,想要為他喝彩。在這許多人中,張幼儀便是其中一個。
張幼儀,女,1900年生人,每每被提起時,身上最大的標簽就是“徐志摩前妻”“徐志摩原配”。正是因為徐志摩和林徽因的風流往事,更多的人認識到了她,將她與徐志摩生命中的幾個女人作比較,評價她既沒有林徽因的才情,也沒有陸小曼的風情,只是徐志摩的“棄婦”,一個被徐志摩嫌棄為“土包子”的封建家庭大家閨秀。顯然,這一切評價對她而言都極其地不公平、極其地片面。你相信一個說出“人生從來都是靠自己成全”的女子會是一個逆來順受、什么都不懂的無知婦女嗎?事實上,就在坊間忙著議論她的前夫與其他女人的風流韻事的時候,她正在奮力改寫自己的命運。于是,有誰能想到,出生于重男輕女的家庭,經歷過不幸婚姻的張幼儀,后半生卻搖身一變,成了上海首屈一指的女士服裝公司總經理和女子商業銀行的女總裁。
然而,天上從不會平白掉下幸福和機遇。正如她所說的:“人生從來都是靠自己成全?!蹦暧椎膹堄變x出生在寶山縣的一個富裕家庭,看似什么都不缺,令人羨慕,但生在其中的辛酸與無奈也只有她自己知道。就像多年以后,她在自傳里寫的:“在中國,女人家是一文不值的。她出生以后,得聽父親的話;結婚以后,得服從丈夫;守寡以后,又得順著兒子。你瞧,女人就是不值錢?!睂Υ耍瑥堄變x并不是說說而已,因為她的前半生,就可以這樣被總結。但是好在,她從沒有選擇認命,從沒有就此放棄改寫自己的人生。
12歲的她在報紙上看到一所學校的招生啟事,收費低廉到讓她父親不好意思拒絕。年幼的她便懂得主動努力,準備考試,最終順利被錄取,就這樣,她千方百計為自己爭取到了受教育的機會。原以為就此掙脫了封建家庭的束縛,不承想卻還是被一紙婚約送進了包辦婚姻的圍城,無可奈何又避無可避。而這段婚姻的結果眾所周知,張幼儀不僅因此被迫中斷了自己的學業,浪費了大好前程,更是在生完兩個兒子以后,慘遭徐志摩的拋棄,成為別人口中的“可憐人”。
殊不知,張幼儀堅信:命運興衰,人生苦樂,全都取決于自己。對婚姻生活徹底死心后的張幼儀很快調整好自己的生活重心,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學習德文,甚至考上了裴斯塔洛齊學院。學習期間,她學著去聽歌劇,去看藝術展。最終,在陌生的異國他鄉,她的魅力不僅征服了周圍的朋友,甚至讓當初諷刺她的前夫徐志摩對友人說:“C(張幼儀)可是一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比欢\并沒有就此格外關照起張幼儀。在國外生活期間,她的幼子不幸夭亡。自此,了無牽掛的張幼儀選擇了回國發展。她回國與自己的八弟還有朋友一起合開了一間服裝廠。她原本只是想掛名占個股份,為自己留一份保障,卻在服裝廠的經營期間意外發現了自己具有經商頭腦。她開啟私人訂制的創新服務,革新了原有的服裝面料,款式上倡導中西結合。由此,“云裳”很快就成了上海首屈一指的女士服裝公司。曾經被嘲諷為“土包子”的張幼儀,卻引領著上海灘的時尚潮流。如此諷刺卻又如此勵志。
在商界獲得初步成功的張幼儀很快又遇到另一個發展機遇,瀕臨倒閉的上海女子商業銀行找到張幼儀,希望她能夠擔任銀行總裁一職,拯救他們于水火之中。自此,張幼儀再度走入大眾視野。人們這才驚訝地發現,她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唯唯諾諾又自卑的“土包子”,而是一個自信滿滿又能言善辯的女總裁。在張幼儀的努力經營之下,女子銀行很快就扭虧為盈,并且創造了當時金融界的奇跡——儲蓄資本超過兩千萬元。由此,張幼儀成為受人矚目的新時代女性,成功改寫了自己原本悲慘的命運。
親愛的朋友,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無獨有偶,羅曼·羅蘭也說過:真正熱愛生命的人,是認清了生命的真相之后,卻依舊選擇熱愛生活的人。這兩段文字,闡述不同,表達的本質卻是一致的:勇氣,是我們敢于和命運抗爭的第一人為因素。都說,命由天定,我們卻依舊有能力、有機會去選擇不相信。因為只有敢于提出質疑,才有改變命運的可能。而只要勇敢改變,你才會發現,命運最終還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從來無關他人。
上一篇:干點實事,做比說重要
下一篇:教會孩子堅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