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譯注·乾卦第一·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譯文】 九三,君子整天健強振作不巳,直到夜間還時時警惕慎行,這樣,即使面臨危險也免遭咎害。
【注釋】①君子終日乾乾——君子,與 “大人”義相近,指有道德者,往往也兼指居于尊位者; 終日,《正義》: “終竟此日” ,因九三居下卦之終,故稱; 乾乾,猶言 “健而又健” 。②惕若——惕,警惕;若,語助詞。③厲無咎——厲,《廣雅·釋詁一》 “危也” ; 咎,《爾雅·釋詁》“病也” ,《説文》 “災也,從人各,‘各’者相違也” ,《廣雅·釋詁三》“惡也” ,《詩·小雅·伐木》 “微我有咎”《毛傳》 “咎,過也” ,《詩·小雅·北山》 “或慘慘畏咎”《鄭箋》“咎,猶罪過也” ,又《廣韻》“咎,愆也,過也” ,據此諸説,《易》中 “咎”字含有 “災病” 、“罪過” 、“咎害”之義。案,《繫辭上傳》云,“無咎者,善補過也” ,即謂彌補過失、免遭咎害。此爻處《乾》上下卦之際,其時多危,故須 “朝乾夕惕” , 修省不懈,才可“無咎”。《集解》引干寶曰: “君子以之憂深思遠,朝夕匪懈,仰憂嘉會之不序,俯懼義和之不逮,反復天道,謀始反終,故曰‘終日乾乾’。”又曰: “凡‘無咎’者,憂中之喜,善補過者也。”
【説明】《乾》卦諸爻均稱“龍” ,唯九三爻稱“君子” ,《集解》引鄭玄説:“三于三才爲人道,有乾德而在人道,君子之象。”然而,《周易》是“隨其事義而取象” ,即靈活地運用各種象徵物表示特定的象徵意義。在《乾》卦爻辭中,“龍”爲陽剛之物,“君子”爲健強之人,從象徵的角度看,兩者都寓意于剛強不息的氣質。 王弼指出:“余爻皆説龍,至于九三獨以君子爲目,何也?夫《易》者,象也;象之所生,生于義也。有斯義,然后明之以其物。” “統而舉之,《乾》體皆龍;別而敘之,各隨其義。”(《王注》)
上一篇:周易·升卦第四十六《九三,升虛邑.》
下一篇:周易·咸卦第三十一《九三,咸其股,執其隨,往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