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說卦傳·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譯文】主宰大自然生機的元氣使萬物出生于(象徵東方和春分的)震,生長整齊于(象徵東南和立夏的)巽,紛相顯現于(象徵南方和夏至的)離,致力用事于(象徵西南和立秋的)坤,成熟欣悅于(象徵西方和秋分的)兌,交配結合于(象徵西北和立冬的)乾,勤劬勞倦于(象徵北方和冬至的)坎,最后成功而又重新萌生于(象徵東北和立春的)艮。萬物出生于震,因爲震卦是象徵(萬物由以萌生的)東方。生長整齊于巽,因爲巽卦是象徵(萬物和順生長的)東南方;生長整齊,是說萬物的生長狀態整潔一致。離卦是光明的象徵,萬物都旺盛而紛相顯現,這是代表南方的卦;圣人坐北朝南而聽政于天下,面向光明而治理事務,大概是吸取了這一卦的象徵吧。坤卦,是地的象徵,萬物都致力養育于大地,所以說致力用事于坤。兌卦,象徵正秋時節,萬物成熟欣悅于此時,所以說成熟欣悅于兌。交配結合于乾,乾卦是象徵西北(陰方)的卦,說明陰陽于此交相潛入應和。坎卦,是水的象徵,是代表正北方的卦,又是代表勤劬勞倦的卦,萬物勞倦必當歸藏休息,所以說勤劬勞倦于坎。艮卦是象徵東北(終而復始之位)的卦,萬物于此成就其終而更發其始,所以說最后成功而又重新萌生于艮。
【注釋】①帝出乎震——帝,古人心目中的大自然主宰,此處當指主宰大自然生機的元氣。震卦于方位象徵東方,日月由此升起;于時令象徵春分,萬物自此發生,故謂“帝”使萬物出生于“震”。猶言宇宙的生機初萌于此。《正義》引王弼注《益》卦語:“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出震而齊巽者也”,以釋“帝”字之義。《集解》引崔憬曰:“帝者,天之王(即“旺”,下同)氣也。至春分則震王,而萬物出生。”案,《說文》:“帝,諦也”,含審諦事機之義; 又引古文作“”。 今攷甲骨文“帝”作“
”(見郭沫若編《殷契粹編》)、“
”(見羅振玉編《殷墟書契前編》),其造形正象植物萌發生機、含苞欲放;而形體結構與許慎所引“古文”亦略可通。據此,“帝”的造字本象當取草木逢春,萌蒂振萼之狀,其義當指事物生機初萌,王國維謂即“蒂”之本字, “象花萼全形”(見《觀堂集林》),說甚可取。依此釋“帝”出乎“震”,則崔憬注義有其合理之處。②齊乎巽——齊,整齊,指事物齊生并長的狀態。巽卦于方位、時令象徵東南、立夏;立夏爲萬物順暢生長之季,故謂“齊乎巽”。《集解》引崔憬義:“立夏則巽王,而萬物絜齊。” ③相見乎離——見,顯現、呈現,指事物生長旺盛、紛相呈現其體。離卦于方位、時令象徵南方、夏至,又象徵“光明”;萬物于夏至之季壯大成體,又逢陽光盛明,各顯其形,故謂”相見乎離”。《集解》引崔憬義:“夏至則離王,而萬物皆相見也。” ④致役乎坤——役,事也,“致役”猶言“致力用事”,指萬物繼續努力成長。坤卦于方位、時令象徵西南、立秋;萬物于立秋接近成熟,正勤奮發展,故謂“致役乎坤”。《集解》引崔憬義:“立秋則坤王,而萬物致養也。” ⑤說言乎兌——說,即“悅”;言,
助詞(下文“成言”之“言”同)。兌卦于方位、時令象徵西方,秋分,“兌”義又爲“悅”;萬物于秋分成熟,并皆欣悅,故謂“說言乎兌”。《集解》引崔憬義:“秋分則兌王,而萬物所說。” ⑥戰乎乾——戰,接也,指陰陽交配結合(見《坤》上六譯注),即下文“陰陽相薄”之義。乾卦于方位、時令象徵西北、立冬;立冬爲暑盡寒來、陰陽交接之季,西北爲陰方、與乾爲陽性相配,而萬物于成熟之后正宜交配結合,故謂“戰乎乾”。《集解》引崔憬義:“立冬則乾王,而陰陽相薄。” ⑦勞乎坎——勞,勞倦。坎卦于方位、時令象徵北方,冬至;萬物于冬至之時,巳歷四季,勤劬勞倦,必當歸藏休息,以待來春復萌生機,故謂“勞乎坎”。《集解》引崔憬義:“冬立則坎王,而萬物之所歸也。” ⑧成言乎艮——成,成功,含有前功巳成、后功復萌之義。艮卦于方位、時令象徵東北、立春;立春爲舊歲終、新歲始之季,萬物于此時完成——年的生長使命而又重新萌生,故謂“成言乎艮”。至此,巳見主宰大自然生機的元氣(“帝”)周循不巳,化生萬物。《集解》引崔憬義:“立春則艮王,而萬物之所成終成始也。以其周王天下,故謂之‘帝’。”案,以上八句,馬國翰曰:“干寶《周禮注》引云:‘此《連山》之《易》也’,羅泌《路史發揮》亦云。”(《玉函山房輯佚書·連山》)遂以此節文字爲《連山》之文。據《周禮·春官·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則《連山》爲與《周易》相類的早期筮書。尚先生以爲,此處既引《連山》文,以言《周易》所用之“后天卦位”(詳下文第(16)條注),恐人不知,故下節逐字逐句詳釋其義,并指明其方位,以見與上文所言方位絕不同(見《尚氏學》)。⑨震東方也——此釋上文“帝出乎震”。《正義》:“以震是東方之卦,斗柄指東爲春,春時萬物出生也。” ⑩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絜,即“潔”,“絜齊”猶言“整潔一致”,形容萬物萌生之后和暢生長的清新整齊狀態。此三句釋上文“齊乎巽”。《正義》:“以巽是東南之卦,斗柄指東南之時,萬物皆絮齊也。” (11)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聽,猶言“聽政”; 嚮,面向。這幾句引“南面而治”之典,證離卦的方位象徵,并釋上文“相見乎離”之義。《正義》:“以離爲象日之卦,故爲明也,日出而萬物皆相見也;又位在南方,故圣人法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也。” (12)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致養,猶言致力養育。此釋上文“致役乎坤。”。《正義》: “以坤是象地之卦,地能生養萬物,是有其勞役,故云‘致役乎坤’。鄭云‘坤不言方者,所言地之養物不專一也。” (13)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正秋,即秋分;説,即“悅”。此釋上文“說言乎兌”。《正義》:“以兌是象澤之卦,‘說萬物者莫說乎澤’;又位是西方之卦,斗柄指西是正秋八月也,正(“正”字阮刻作“立”,據《校勘記》改)秋而萬物皆說成也。”(14)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相薄,指交相潛入應和(見本篇第三章譯注)。此釋上文“戰乎乾”。《正義》:“以乾是西北方之卦,西北是陰地,乾是純陽而居之,是陰陽相薄之象也。” (15)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歸,猶言“藏”,指萬物勞倦而閉藏休息。此釋上文“勞乎坎”。《正義》“以坎是象水之卦,水行不舍晝夜,所以爲勞卦;又是正北方之卦,斗柄指北,于時爲冬,冬時萬物閉藏,納受爲勞,是坎爲勞卦也。”《集解》引崔憬曰:“以坎是正北方之卦,立冬以后,萬物歸藏于坎;又陽氣伏于子,潛藏地中未能浸長,勞局衆陰之中也。” (16)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此釋上文“成言乎艮”。《正義》:“以艮是東北方之卦也,東北在寅丑之間,丑爲前歲之末,寅爲后歲之初,則是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案,孔氏釋“成終成始”,用“二十四方位”說(說詳李道平《纂疏》所載《諸家說易凡例》中),謂艮居東北“寅丑”之間,于時令即配立春,其義可通。(尚先生云“終”、“始”之義當合先、后天方位爲說,謂艮“先天位”居亥爲終,“后天位”居寅爲歲始。此說見《尚氏學》,于文旨亦切,當資參攷。)又案,上引孔疏舉八卦的方位時令象徵爲釋,與前文引崔氏注可相印證。又案,《漢上易傳》引鄭玄注,有從不同角度解說上文者,茲録備參攷:“萬物出于震,雷發聲以生之也。齊于巽,相見于離,風搖動以齊之也,‘絜’猶新也;萬物皆相見,日照之使光大。萬物皆致養焉,地氣含養,使有秀實也。萬物之所說,草木皆老,猶以澤氣說成之。戰,言陰陽相薄,西北陰也,而乾以純陽臨之,猶君臣對合也。坎勞卦也,水性勞而不倦;萬物之所歸也,萬物自春出生于地,冬氣閉藏還皆入地。萬物之所成終所成始,言萬物之陰氣終、陽氣始,皆艮之用事也。”又案,宋人據上文所言方位,畫成《后天八卦圖》,以示“文王八卦方位”(見本書卷首《讀易要例》)。《本義》卷首云:“邵子曰:此卦位乃文王所定,所謂‘后天之學”也。”此圖頗可發明上文之義,宜資參考。
【說明】以上第五章。
本章陳述了與第三章不同的另一種“八卦方位”,并就這種方位的排列形式作出扼要的解說。
前人對此章的理解,頗多歧義。朱熹指出文中“所推卦位之說,多有未詳者”(《本義》)。至于宋人所畫“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圖式。其是非也未有定評。然而“乾南坤北”與“離南坎北”這兩種方位象徵的由來巳久,乃至對古代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均產生過顯著的影響;因此三、五兩章所載八卦方位學說的歷史淵源及產生原理,尚有進一步探討的價值。
上一篇:周易·隨卦第十七《《象》曰:“係小子”,弗兼與也.》
下一篇:周易·大有卦第十四《《象》曰:《大有》初九,無交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