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和《紅樓夢》
曹雪芹是清代偉大小說家,屬滿洲正白旗包衣人,世代任江寧織造,幼年時家世貴盛。
曹雪芹的祖先是東北遼陽地區的漢族人。他家在明朝末年成了清朝皇帝的包衣,隸屬于上三旗之一的正白旗。清軍進關,他家祖先也跟隨入關,而且立下軍功,從包衣一躍而成為功臣,還當了官,發了財。
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皇帝小時候的保姆,這使他家和皇室的關系更近了一層??滴趸实塾H政以后,對曹家特別信任,讓他家世襲江寧織造的官爵,還兼管兩淮鹽政。
13歲前的曹雪芹,生活是優裕的,生活上有母親、祖母的照料和百般寵愛。當時,曹家藏有豐富的圖書。曹雪芹天資聰慧,又廣聞博識,這些都成為他日后從事文學創作的基礎。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政治斗爭的牽連,雍正皇帝借口曹家貪污公款,撤了曹頫的職,又把他家查抄了。曹家被抄以后,由南京遷到北京。從此,家道衰敗,以致陷入“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的窘境,也使曹雪芹告別了如夢年華,踏入了他人生道路上的凄涼悲苦之地。
曹雪芹被迫來到北京西山腳下一個偏僻山村落戶。此處是“野水臨門”“蓬蒿侵徑”,只有一間用茅草蓋的屋。住在這里,他幾乎喪失了所有求生的門路,只能靠賣字畫換錢度日。
曹雪芹雖然生活困頓,身居蓬蒿之中,心情沉郁,但他沒有去攀附權貴,寧愿寄情于山川白云,在大自然中尋找樂趣。
曹雪芹不幸的家庭變故,使他飽看了世態炎涼,人間滄桑,成為他創作《紅樓夢》的強大動力。
不朽的巨著《紅樓夢》,是在極端困苦的環境中寫成的。曹雪芹開始寫作時,沒錢買紙,就用廢紙替代,甚至把皇歷拆了,把書頁反過來折上,訂成本子用。
文學是痛苦的事業,偉大的作品往往出自苦難者之手。曹雪芹正是在撫今追昔的無限感慨中,嘔心瀝血寫就了《紅樓夢》。正像曹雪芹自己所說:“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
當《紅樓夢》快要寫成時,意想不到的災難降到曹雪芹頭上:
曹雪芹唯一的兒子傳染上了痘疹。那時候,出痘疹要吃牛黃、珍珠等貴重藥品。他家窮得連鍋都揭不開,哪里有錢去買藥呢?
曹雪芹眼睜睜地看著活蹦亂跳的孩子一天天憔悴下去,真是傷心極了。到了秋天,孩子病死了。曹雪芹因為過于傷心,身體也垮了。不久,他也染上痘疹,病在床上。
冬天,曹雪芹的病更重了。除夕那天,除舊迎新的鞭炮響了,可是這位文學巨匠卻“淚盡而逝”,寂寞地離開了人間。
上一篇:晏子勸國君愛民
下一篇:李廣保國戰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