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蒙蔽,做明白人
南懷瑾先生說:尤其當(dāng)長官的,對于小話不聽進去,是真正的明白人。但做明白人很難,尤其做主管,容易受蒙蔽,受人的蒙蔽,要“浸潤之譖,膚受之訴”,在你面前行不通,你才是明白人,這是孔子對于“明白人”的定義。做到這一步,才會遠離錯失。
人的聰明是有局限的,不僅難以有自知之明,也難以有知他人之明。了解一個人不容易,有一句話叫“蓋棺論定”,其實就是人死后,有時也難以對一個人下一個結(jié)論的??梢娬嬲私庖粋€人之難。這是為什么?不僅因為人的人格和他的所作所為有多面性,更因了認識和做評價人的不同角度,不同眼光。所以,真正認識人難,真正客觀評價一個人則更難。
人與人不同,而且在社會上往往戴著面具,要看清一個人實在不易。所以,與人打交道,確實需要多費些心思,辨識一個人,了解一個人,知道他的優(yōu)缺點,他的強弱項,不僅需要了解他的主要思想,還有必要知道他的小支小節(jié),枝枝蔓蔓,再經(jīng)過時間的歷練,相交既久,才可能做到對一個人有些真實的了解。與人交朋友,或者共事,都有必要了解他。
我們?nèi)庋鄯蔡?,在認識事物和人的問題上,總難免要出現(xiàn)差錯。也正因為此,要真正了解一個人,變得更加不易。尤其是當(dāng)領(lǐng)導(dǎo)的,有職有權(quán),周圍多巴結(jié)趨奉者,這樣能聽到真話的機會也不多了。所以,了解一個人就變得更加困難。為什么說領(lǐng)導(dǎo)經(jīng)常被小人蒙蔽利用呢?就因為一時被巧言讒言迷惑了,遮蓋了聰明明智,頭腦失靈了,所以就上當(dāng)了。為領(lǐng)導(dǎo)者尤其要警戒之。
如何做到不受蒙蔽?只有加強觀察人,了解人,認識人的能力,而且要加強修養(yǎng),明辨是非,保持清醒的頭腦和獨立意識,凡事客觀冷靜,不受他人所左右,不偏聽偏信,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這樣,就會減少小人趁機而入的機會。
周宣帝的皇后,是楊堅的女兒,十分得皇帝寵愛,宣帝便任楊堅上柱國、大司馬等重要官職,地位顯赫一時。
看到楊堅的風(fēng)頭正勁,宇文氏家族的人,對楊堅十分妒忌,整天想著如何謀害楊堅,于是,陰謀一個一個地接踵而來。
因為受讒言所迷惑,宣帝也對楊堅也產(chǎn)生了疑忌之心,對他日益減少了信任。他怕自己的皇位不保,于是,想找個借口把楊堅干掉。
當(dāng)時,宣帝有四個美姬,她們?yōu)榱藸帉櫍舜嗣鳡幇刀罚ハ喙ピg,有時甚至互相辱罵,鬧得不可開交,宮廷為之混亂。
一天,宣帝又看到這些女人爭風(fēng)吃醋,就突然心生一計。要用這四個美女加害于楊堅。于是,他讓四個寵姬打扮得分外嬌艷嫵媚,站在他的兩側(cè)。
然后,他派人去召喚楊堅進宮。宣帝對左右武士說:“如果楊堅進來神色有什么變化,你們就立即把他殺掉。”
不料楊堅上殿,神色沒有任何變化,始終一臉正氣,目不斜視,對于宣帝身邊的四個美女,幾乎是視若無睹。宣帝沒有辦法,只好讓他退出。
大象三年,宣帝因荒淫過度而死,他九歲兒子宇文衍即位,楊堅入朝主政。
宣帝的弟弟漢王宇文贊早就想當(dāng)皇帝,上朝聽政時,常與楊堅同帳而坐,想借此爭權(quán)奪利,楊堅對此非常惱火。
楊堅知道宇文贊是個酒色之徒,就選了幾個漂亮的姑娘送給宇文贊,宇文贊不知是計,就滿心歡喜地接受了。從此,在酒色生活中,他的權(quán)力欲望日益減退了。甚至還搬回了王府,天天與美女娛樂玩耍,不問政事。
這樣,楊堅沒有了政敵,于公元581年7月14日稱帝,建立了隋朝。
宣帝雖看到楊堅的野心,但終是容易受人所左右,不能堅持自己的主見,對于楊堅沒有做到徹底的辨識,致使楊堅的力量得以壯大。而宇文贊雖有野心,但他的弱點被楊堅所窺破,使用美人計,沒費什么力氣,就把自己的對手打敗,不能不說楊堅對人的認識能力。而他的抵御能力也非同一般,所以,最終成就大業(yè)。
可見,作為領(lǐng)導(dǎo)人,不僅要有識人之術(shù),更要有防人之術(shù);不僅要善于在對手面前偽裝,更要善于避實擊虛,如此才能更好地用人成事。
上一篇:南懷瑾《不為所動,超脫毀譽》人生國學(xué)智慧全集
下一篇:南懷瑾《不失赤子之心》人生國學(xué)智慧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