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待攻·以守為攻·鎖江隔敵,石達開大敗湘軍
太平軍于咸豐三年(1853)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為首都。為擴大戰果,奪長江中游地區為天京屏障,在遣軍北伐的同時,派遣胡以晃、賴漢英率軍西征。西征軍在一年內攻占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的廣大地區。進而準備南下兩廣,占領整個東南地區。但就在此時,太平軍在湖南戰場上遇到曾國藩所率湘軍的瘋狂反撲,尤其是湘潭一戰太平軍失利,使整個西征戰局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逆轉。湘軍大舉東下,太平軍開始后退,不久,武昌失守,只得再東撤到九江、湖口一線,而湘軍窮追不舍,將九江、湖口團團圍住。洪秀全、楊秀清急命翼王石達開趕赴江西,指揮九江、湖口一線保衛戰。石達開來到湖口,分析敵我雙方形勢,認為湘軍銳氣正足,而太平軍因屢戰屢敗,士氣不振,且兵力不足,以新敗弱兵對付挾勢強兵,不能力戰,只能智取。先除去湘軍精銳水師,才能擊敗湘軍。因此,石達開采取了扼守險要,避免硬拼,持久防御,挫其鋒銳的策略,分遣林啟容守九江,羅大綱守湖口對岸的梅林洲,自己帶兵鎮守湖口縣城,扼住鄱陽湖與長江的入口處。太平軍形成犄角之勢,加固城墻,修筑炮臺,屯集糧草彈藥。同時,石達開在長江江面設置大木排,與重建的水營幾百艘戰船緊密呼應,又調動兵力,加強湖口防線,緊鑼密鼓布置后,湖口一線的太平軍森嚴壁壘,準備迎接湘軍的進攻。咸豐五年(1855),湘軍從陸路進攻九江,繼而又指揮各路清軍猛攻湖口,均告失敗。石達開又采取疲敵之策,趁黑夜縱火焚燒湘軍船只,并派炮船開炮轟擊,又有千余士卒在兩岸擂鼓吶喊,施放火箭火球,擾得清軍驚恐難安。曾國藩加速了對湖口、九江的輪番進攻。而太平軍只是守而不出,使他速戰速決的計劃落空。湘軍因是長途奔襲,糧草發生困難,曾國藩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而太平軍卻養精蓄銳,士氣高漲,逐漸控制主動局面,石達開準備抓住有利時機,削弱湘軍水師,實行戰略反攻。咸豐五年(1855)正月,湘軍水師進攻湖口,石達開指示太平軍水師佯敗后退,將湘軍水師引入鄱陽湖中。太平軍依計邊打邊退,湘軍水師在后邊窮追不舍。等湘軍水師直入鄱陽湖姑壙,石達開即命太平軍在湖口沉船堵住水卡,并火速修筑工事,安裝大炮,重兵把守,把湘軍隔絕在鄱陽湖中。當天深夜,石達開火攻湘軍大船,燒毀四十余艘。曾國藩見勢不妙,趕快收縮力量,命水師殘部和陸路湘軍向九江集結,準備重新再戰。石達開主動發起進攻,水路、陸路同時進擊湘軍。湘軍水師殘部火光沖天,焚燒殆盡。曾國藩羞愧難忍,投水自盡,被隨從撈起后逃往南昌。石達開取得湖口保衛戰大捷,使太平軍轉危為安。(《清史稿·洪秀全傳》)
上一篇:先發制人·金太祖待機而動攻取寧江州
下一篇:以夷制夷·以敵攻敵·長孫晟設計反間,處羅侯依附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