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立名目·借題發(fā)揮·左師觸龍諫趙太后遣長安君入質(zhì)于齊
公元前265年,年少的太子丹繼位為趙孝成王,政事決于太后。秦國趁機伐趙,趙求救于齊。齊侯說:“一定要派長安君來做人質(zhì),我才派兵援趙。”長安君是太后最寵愛的小兒子,無論大臣們怎么力諫,她都不肯把小兒子去做人質(zhì),并說:“如果誰再說派長安君去做人質(zhì)的話,我就要吐他一臉的唾沫。”這時,左師觸龍說他愿意去進(jìn)諫太后。太后怒容滿面地接待他。觸龍進(jìn)門入座以后,并不正面談人質(zhì)的事,而是先問及太后近來的衣食起居是否安好。相互聊了一會后,太后的怒容漸漸消失了。觸龍馬上巧妙地把話題一轉(zhuǎn)說:“老臣有個最小的兒子叫舒祺,沒有多大的能干,而我也老了,卻非常的疼愛他,但愿太后允許他在王宮里面當(dāng)一名衛(wèi)士,就是他戰(zhàn)死沙場我死也瞑目了。”太后說:“可以。他多大年紀(jì)了?”觸龍回答說:“十五歲了,雖然年少,在我未死之前把他托付給您,我就放心了。”太后又說:“大丈夫也憐愛小兒子嗎?”觸龍說:“比婦人們更愛一些。”太后笑著說:“婦人們卻是愛得特別厲害。”觸龍說:“我認(rèn)為您在燕后與長安君之中,要更愛燕后一些。”太后又說:“你說的不對,我愛燕后不如長安君那么愛的深。”觸龍說:“作為父母親愛子女,都是從他們的長遠(yuǎn)之計考慮的。您送燕后出嫁時眼淚雙流,總是舍不得她離開,但在她臨行前祭拜祖宗的儀式上,您還是向祖先禱祝她今后不要被燕王拋棄而返回趙國。這難道不是為她的長遠(yuǎn)考慮,希望她生的子孫能繼承王位嗎?”太后說:“你說的對。”觸龍又說:“從現(xiàn)在往上追溯三代以前的趙王,他的嫡系子孫還有繼承王位的嗎?”太后回答說:“沒有。”“除了趙國以外的其他諸侯的子孫也繼承了王位嗎?”太后又回答說:“沒有聽說過。”觸龍又說:“這并不是侯王們的兒子沒有才德,而是他們養(yǎng)尊處優(yōu),對國家沒什么功勛,只是清閑地享用豐厚的俸祿和國家重器。現(xiàn)在您溺愛長安君,只是封給他肥沃的田地,賜給他許多貴重的寶器,而不令他為國家立功勛。一旦您鶴駕仙歸,長安君又怎能繼承趙國的王位呢?所以,老臣覺得您為長安君的前途考慮得太少了,故認(rèn)為您愛長安君不如愛燕后那么深。”太后回答說:“你說得對,就按你所講的做。”于是,太后就下令派車百乘,送長安君入質(zhì)于齊。這樣,齊國就派出了增援趙國的軍隊。(《史記·趙世家》)
上一篇:審時察勢·崔浩乘涼,邊將引火
下一篇:瞞天過海·常言無賊,世基逞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