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應外合·搶先渡河,損兵折將
元太宗(窩闊臺汗)時,大將速不臺為先鋒,攻馬札兒部主怯憐。速不臺與諸王拔都、吁里兀、昔班、哈丹,分五路進軍。怯憐軍勢強盛,未可輕進。速不臺出奇計,誘惑怯憐的軍隊至漷寧河。安排諸王的軍隊于上流渡河,上流水淺,騎馬可涉水過河,且有橋。下流水深,速不臺自率眾從下流渡河,他的辦法是結筏潛渡。計劃是繞擊敵后,與諸王的部隊前后夾擊。尚未渡河,諸王搶先涉河與怯憐交戰,拔都所率軍隊爭橋,被敵所乘,死亡將士三十人,麾下將領八哈禿也陣亡。渡過河,諸王見敵尚眾,想要速不臺下令退兵,以后再圖進攻。速不臺說:“諸王欲歸自歸,我不到禿納河馬茶城,決不回還!”乃快馬奔馳至馬茶城,諸王也只得跟隨前來,遂攻拔馬茶城,勝利班師。取得勝利,速不臺反遭埋怨。拔都說:“漷寧河之戰,速不臺遲遲不來救援,以致八哈禿被殺。”速不臺說:“諸王只知道上流水淺,且有橋,只顧自己渡河交戰,而不知我在下流結筏未成。今天您們反倒埋怨我救援過遲,而不考慮其真正的原因。”拔都于是覺醒,盡解前嫌。諸王以后談起征怯憐時的事,都說:“當時所獲,都是速不臺的功勞。”(《元史·速不臺傳》)
上一篇:釜底抽薪·抄小路襲擊糧草,石安國設計退敵
下一篇:隨機應變·擁兵不成,悉達投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