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拉生平簡介,貝拉歷史評價,貝拉怎么死的?
穆罕默德·本·貝拉(MohamadBenBella,1918——),阿爾及利亞抗法民族解放戰爭的領導人之一,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首任總統。
本·貝拉1918年①12月25日生于阿爾及利亞奧蘭(今瓦赫蘭)省的小鎮馬爾尼亞。父親是農民,有土地約30公頃,但家庭主要經濟收入來自父親經營的小商業。本·貝拉有兄弟四人、姐妹二人。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的1940年,他的父親和兄弟均已先后去世。
本·貝拉在馬爾尼亞上小學,畢業后去特累姆森繼續求學,寄居在父親的一位朋友家里。在城市里,本·貝拉比在農村更明顯地感受到種族歧視。據說,他從那時就同某些民族主義者有所接觸。
1937年本·貝拉被征入伍,編入駐法國馬賽的第一百四十一阿爾卑斯步兵團為中士。兩年后,他原應退伍,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繼續服役,轉入防空部隊。1940年退伍。有人建議本·貝拉留在馬賽,參加足球隊為職業運動員,但他思念家鄉,沒有接受。
1943年夏天,同盟國軍隊占領北非之后,本·貝拉再次被征入伍,編入阿爾及利亞第六步兵團,駐特累姆森。幾個月后,又被調到摩洛哥第五步兵團。12月初,他隨部隊開赴意大利拿不勒斯,接替原駐防的美國軍隊。本·貝拉在意大利作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45年5月8日,阿爾及利亞全國各大城市舉行了群眾示威游行,慶祝戰勝納粹德國。人民要求廢除殖民主義、實現民族獨立,改善國內經濟狀況。法國殖民當局野蠻地屠殺了45,000多名參加和平示威的群眾。這一流血事件,特別是塞蒂夫地區人民遭到血腥鎮壓的事件,使本·貝拉受到極大的震動。戰爭結束后雖然上司希望他留在法國軍隊里,然后送他進軍官學校深造,但他拒絕了這一建議,決心返回祖國。
本·貝拉兩次被征入伍,到過摩洛哥、法國、意大利等地并親自參加了反法西斯戰爭,這使他受到了多方面的教育和鍛煉。回到馬爾尼亞后,本·貝拉參加了由梅薩利·哈吉建立的爭取民主自由勝利黨。
1947年,在家鄉生活時,有人企圖霸占本·貝拉家的土地,法庭卻判決他敗訴。本·貝拉用武力奪回了土地,但遭到報復。他起而自衛,開槍打傷了一人。事后本·貝拉離開家鄉來到阿爾及爾,改姓換名,開始為民族解放而從事地下斗爭。
在人民群眾反帝要求不斷高漲的情況下,爭取民主自由勝利黨內部的分歧日益加深。梅薩利·哈吉熱衷于通過選舉實現民族獨立。本·貝拉和埃特·艾哈邁德等人不贊成梅薩利·哈吉的政治態度。1945年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大屠殺以及1948年爭取民主自由勝利黨在選舉中的失敗,使本·貝拉逐步認識到必須走武裝斗爭的道路才能爭取到民族獨立。1947年,他建立了名為“特別組織”的秘密團體。本·貝拉和“特別組織”的成員自行籌集資金和武器,在農村進行秘密活動和發展組織。
1949年,在基層黨員的推動下,爭取民主自由勝利黨舉行代表大會。本·貝拉經大會決定負責黨的政治機構,同時擔任“特別組織”的領導人?!疤貏e組織”準備在奧蘭發動起義。為了籌集經費,決定襲擊銀行和郵局。1950年2月,在襲擊阿爾及爾郵政總局時,本·貝拉居然逃脫了警察的追捕。但過了一個月,由于叛徒的出賣,他在阿爾及爾的住所被捕。
本·貝拉在法庭上慷慨陳詞,痛斥法國殖民者的罪行。他被判處八年監禁,在卜利達監獄服刑。在獄中他同大約60名政治犯一起關在一間大牢房里。這種環境對于越獄十分不利。但本·貝拉還是同獄外的同志建立了聯系,積極策劃越獄。1952年3月末,本·貝拉同馬薩斯兩人越獄成功。本·貝拉從阿爾及爾上船到達法國,在巴黎的蒙馬爾特區匿居了幾個月。
1952年7月,埃及爆發了推翻法魯克國王的革命。不久,本·貝拉從法國來到開羅。當時除埃及外,與阿爾及利亞毗鄰的摩洛哥和突尼斯的民族獨立運動也已經蓬勃興起。在這種形勢下,爭取民主自由勝利黨在1953年召開代表大會通過新綱領,提出了比較明確的反帝目標。1954年3月黨內以本·貝拉為首的左派組成“團結與行動革命委員會”。同年秋季他們在瑞士開會決定開展武裝斗爭。會后,準備工作便在各地積極進行。武器陸續從國外運入。奧雷斯山區成了革命的主要根據地。
1954年11月1日,阿爾及利亞爭取民族獨立的解放戰爭爆發。同年8月,為了團結各種愛國力量共同斗爭,“團結與行動革命委員會”聯合了黨內以本·赫達為首的“中央委員會派”、以費爾哈特·阿巴斯為首的“擁護阿爾及利亞宣言民主聯盟”以及“伊斯蘭教賢哲會”等黨派成立“團結與行動革命委員會”(武裝起義后改稱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陣線)。在民族解放陣線領導下,武裝起義在北君士坦丁、奧蘭、卡比利亞陸續爆發,民族解放戰爭的烈火席卷全國。
法國殖民者對阿爾及利亞的民族獨立運動進行了殘酷的軍事鎮壓,同時又玩弄欺騙、訛詐手段進行破壞。為了瓦解斗爭的領導核心,法國政府派出特務跟蹤本·貝拉。1956年初,他們在開羅發現了正在秘密進行活動的本·貝拉并陰謀把他殺害,但未成功。本·貝拉從埃及轉往利比亞,法國特務又在的黎波里的旅館里對他進行襲擊,被本·貝拉擊退。本·貝拉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仍然繼續來往于開羅、的黎波里、羅馬、馬德里等城市,為阿爾及利亞民族獨立而斗爭。
1956年8月民族解放陣線蘇馬姆會議上,組成了民族解放陣線的最高機關——阿爾及利亞全國革命委員會,本·貝拉被選為委員。
1956年10月22日,本·貝拉同民族解放陣線的其他幾位主要領導人乘坐飛機由摩洛哥的拉巴特去突尼斯。機組中的法國人認出了他們并立即通過無線電報告了阿爾及利亞的法國軍事當局。本·貝拉一行旋即為法國當局逮捕。他們在阿爾及爾受到警方和軍方的連續審訊。大約過了10天左右,他們被送往巴黎拘押,在嚴密監視下度過了兩年半艱苦的歲月。1959年3月,根據戴高樂總統的命令,本·貝拉及其戰友被移送??怂箥u。從1961年3月至年底,他們被轉押在盧瓦爾河畔的圖爾岡,后來又被囚于奧諾。本·貝拉在法國被監禁了五年半。這期間,他仍同外界保持著一定的聯系。
在本·貝拉被法國政府監禁期間,阿爾及利亞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有了重大的發展并取得了勝利。在民族解放陣線領導下,阿爾及利亞人民一面堅持武裝斗爭,一面又通過談判迫使法國承認阿爾及利亞的主權和獨立。1958年9月,以阿巴斯為首的阿爾及利亞共和國臨時政府在開羅成立,本·貝拉及其他被監禁在法國獄中的民族解放陣線領導人均為臨時政府成員。
1959年9月,戴高樂發表聲明,同意給予阿爾及利亞人民以“自決權”,并宣布將在停火后舉行“公民投票”,由阿爾及利亞人民對獨立、合并和內政自治這三種方案進行選擇。經過民族解放陣線堅持不懈的斗爭,1962年3月18日,阿爾及利亞同法國簽訂了埃維昂協議。3月19日本·貝拉及其戰友們獲釋。他們隨即到瑞士同阿爾及利亞共和國臨時政府的成員會面。
1962年5月27日阿爾及利亞全國革命委員會在的黎波里舉行會議。會上,本·貝拉及其支持者同控制著臨時政府的本·赫達派之間出現了嚴重分歧。本·貝拉等人提出的綱領雖然遭到本·赫達派反對,但還是由會議通過成為民族解放陣線的正式綱領,即“的黎波里綱領”。在選舉政治局時,由于本·赫達等人未列為候選人,他們退出了會議。
同年7月3日阿爾及利亞宣布獨立。本·赫達等臨時政府成員在阿爾及爾就職,本·貝拉則在特累姆森成立由七人組成的民族解放陣線政治局,同臨時政府對抗。在原民族解放軍參謀長布邁丁的支持下,本·貝拉的地位逐漸加強,得到了臨時政府某些成員和戰區領導人的支持。8月,本·赫達等人離開阿爾及利亞。本·貝拉及其領導下的政治局接管了阿爾及爾。9月25日,阿爾及利亞第一屆制憲國民議會開幕,會上宣布成立阿爾及利亞人民共和國并組成首屆政府,本·貝拉擔任總理。
獨立之初,阿爾及利亞的經濟嚴重困難,社會秩序混亂,領導集團內部還存在著尖銳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本·貝拉政府宣布忠于“的黎波里綱領”,以“社會主義”作為建國的原則。在經濟方面,為了消滅殖民主義勢力和恢復生產,本·貝拉政府在工人自發地接管歐洲人遺棄的大量土地、農莊和企業的基礎上,宣布把這些土地、產業收歸國有,支持工人實行“自管”。
1963年9月8日阿爾及利亞舉行公民投票通過憲法,規定阿爾及利亞走社會主義道路,實行總統制,民族解放陣線為唯一政黨。9月16日,本·貝拉由民族解放陣線提名,當選為總統。
1964年4月16—24日,在民族解放陣線第一次代表大會上,本·貝拉又當選為總書記,根據規定,阿爾及利亞的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和軍隊總司令。這時,本·貝拉已經把黨、政、軍大權集于一身,掌握了極大的權力。在1963和1964年間,國內多次發生過武裝叛亂和破壞事件,都被政府先后平定了。
本·貝拉同長期擔任軍隊領導職務的布邁丁之間的矛盾,在阿爾及利亞獨立之后,特別是在1964和1965年間尤為劇烈。布邁丁在阿爾及利亞反法民族解放戰爭期間任民族放解軍參謀長。本·貝拉對抗臨時政府時,布邁丁對他的支持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獨立以后,布邁丁擔任政府第一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在政府里有不少支持者。1964年間,本·貝拉撤換布邁丁的支持者,并委派新的軍隊參謀長企圖削弱布邁丁的勢力,加強對軍隊的控制。1965年6月5日,本·貝拉又宣布解除布邁丁的得力助手,外交部長布特弗利卡的職務。至此,兩人的矛盾終于激化。布邁丁經過秘密準備,于6月19日發動政變,逮捕了本·貝拉。
本·貝拉開始了一生中第三次被囚禁的生活。在五年里,除了他的母親獲準每三個月探望他一次外,本·貝拉同外界沒有聯系。1971年5月,《非洲革命》雜志的記者祖哈拉·薩拉米與本·貝拉結婚。1978年12月,布邁丁病逝。由沙德利·本·杰迪德擔任民族解放陣線總書記和共和國總統。1979年7月3日,本·貝拉獲釋。
作為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戰爭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本·貝拉在籌劃、發動和領導抗法武裝斗爭中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阿爾及利亞獨立后,他在維護國家的主權、發展民族經濟、肅清殖民主義勢力對阿爾及利亞經濟的控制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他對外奉行積極中立的政策,主張聯合反帝反殖,在國際上享有一定聲譽。這些都是應予肯定的。但是,在他執政期間,阿爾及利亞經濟和政治上的混亂狀態顯未消除。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本·貝拉加強了對國家政治生活的控制,大權獨攬,排除異己,最后導致了自己的失敗。
本文由謀略學網整理發布,若轉載本篇文章,請保留本文出處與鏈接。
轉載請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mouluexue.com/renwuzhi/2020051689.html
上一篇:貝利撒留生平簡介,貝利撒留歷史評價,貝利撒留怎么死的?
下一篇:貝漢津生平簡介,貝漢津歷史評價,貝漢津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