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塬之戰(618年)
唐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至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軍在淺水塬(今陜西長武縣境)擊敗隴西割據勢力薛仁杲軍的重要戰役。
武德元年七月,薛舉率軍在淺水塬大敗唐軍,原擬乘勝直取長安。八月,薛舉病死,其子仁杲繼位,駐屯折摭城(今甘肅涇川東北),繼續攻唐,威脅關中。為消除西北隱患,唐高祖李淵于十七日命秦王李世民為元帥西擊薛仁杲。李世民軍至高墌(今陜西長武西北),薛仁杲派大將宗羅睺率10余萬大軍迎戰。宗羅睺多次挑戰,但李世民認為戰機未到堅持不戰。雙方相持60余日。薛軍糧盡,將士離心,李世民見時機成熟,乃選擇淺水塬有利地形,派行軍總管梁實扎營于塬上,誘薛軍出戰。宗羅睺大喜,盡率精銳猛攻梁實部。梁實據險扼守數日,薛軍屢攻不下,士卒疲憊。李世民又令右武侯大將軍龐玉率軍在淺水塬南部列陣,宗羅睺掉頭來攻,在龐玉幾乎難以支持時,李世民出其不意,親率大軍從淺水塬北突擊宗羅睺之后,宗羅睺被迫率部還戰,唐軍前后夾擊,斬殺宗軍數千,投澗谷死者不計其數,宗羅睺率殘部逃往折摭城。李世民即率2,000余騎兵乘勝追擊,并令步兵隨后緊跟。竇軌叩馬苦諫不可輕進,李世民認為破竹之勢,不可輕失,迅速進至折摭城下,扼守涇水南岸,使潰敗的宗羅睺軍不得入城。薛仁杲倉促列陣于城下,其驍將渾干等臨陣降唐。薛仁杲恐懼,退入城中拒守。傍晚,唐大軍相繼趕到,四面合圍。薛仁杲見大勢已去,遂于次日晨出城投降。
此役,李世民深溝高壘,伺敵疲而后出戰,然后乘勝窮追猛打,徹底消滅薛仁杲軍,一舉平定隴西。
《隋書》中有關江淮義軍首領的記載
隋代著明光鎧甲的青瓷武士俑
上一篇:《沁源軍民圍困日軍斗爭(194年10月~1945年4月)》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清軍再征金川之戰(177~1776年)》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