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區(qū)·臥龍寺》陜西名勝簡介
在西安市碑林區(qū)城內柏樹林。臥龍寺相傳建于隋代,稱福應禪院,唐代稱觀音寺,宋時有名僧維果長老長臥寺內,時人稱臥龍和尚,宋太宗趙光義因改寺為臥龍寺,沿用至今。
臥龍寺原有石牌坊,為清德宗載湉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所建。二門內有“幽冥鐘”,為宋真宗趙恒咸平六年(1003年)所制。院內并列兩座碑樓,立有記載慈禧太后來西安,賞銀一千兩修葺此寺的“頌德碑”。大殿前陳列大悲心陀羅尼經(jīng)幢,為唐昭宗李曄乾寧元年(894年)所建。
大殿內有石佛像,為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太和(477—499年)年間雕刻。寺內有唐代名畫家吳道子所畫觀音像石刻,以及宋“幽冥鐘”,這些雕像和咸平鐘為陜西省文物保護之珍品。寺內還有新生化石制作的拜石;還有清時西藏進上綠色和闐玉大香爐,它長2尺,寬1尺,亦為珍品;還有南宋磧砂版《大藏經(jīng)》影印本,有3600卷,為世之奇珍,人間璟寶。此外,還有《貝葉經(jīng)》,佛教視為珍藏。后殿有佛像3尊,食堂有佛像1尊。
1952年對臥龍寺重加整修,寺廟面貌煥然一新。1984年移交寺僧自己管理。
臥龍寺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漢中·南鄭縣·南湖》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漢中·勉縣·臥龍山》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