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戰(zhàn)役(1949年9~10月)
人民解放軍第2野戰(zhàn)軍第4兵團和第4野戰(zhàn)軍第15兵團及兩廣縱隊,在向大西南和中南追擊國民黨軍的過程中,于1949年9月下旬至10月底進軍廣東的作戰(zhàn)。
人民解放軍根據(jù)中央軍委關(guān)于解放華南的統(tǒng)一部署,為殲滅國民黨軍余漢謀集團主力于廣東境內(nèi),切斷粵桂兩省殘存國民黨軍的海上退路,創(chuàng)造聚殲白崇禧集團于廣西境內(nèi)的有利條件,決心兵分三路,進軍廣東。9月下旬,人民解放軍各部隊翻越五嶺天險,直插粵北。人民解放軍第4兵團迅速解放始興、汝城、仁化等地,進逼曲江(今廣東韶關(guān))。國民黨軍急忙將第39軍由曲江南調(diào)英德地區(qū),留守曲江的第63軍也棄城南撤。10月7日,人民解放軍第4兵團解放粵北門戶——曲江。第15兵團沿粵漢路東側(cè)直插廣州。與此同時,兩廣縱隊和粵贛湘邊縱隊已分別進至和平、龍川一線。
隨后,人民解放軍兼程前進,以廣州為目標,展開了多路的追擊作戰(zhàn)。至14日,從東、西、北三面形成了對廣州的包圍態(tài)勢。廣州守軍倉惶潰退,代總統(tǒng)李宗仁和國民黨政府逃往重慶。人民解放軍第15兵團先頭部隊第128師和第132師進入廣州市區(qū),廣州宣告解放。
廣州的國民黨軍除一部西逃粵桂邊和乘軍艦從海上逃跑外,其主力均順西江向西逃跑,企圖入桂與白崇禧部匯合。人民解放軍除以第15兵團兩個軍擔任廣州的警戒外,第4兵團全部分路直插廣州以西地區(qū),控制通往廣西的要道。第14軍于15日占領(lǐng)三水,迫使國民黨軍第103師投降,后南渡西江在高明地區(qū)殲國民黨軍1個團。第4兵團經(jīng)過十晝夜的猛烈追擊,將西逃的國民黨軍合圍于陽江、陽春地區(qū);25日,全殲被圍國民黨軍4萬余人。隨后,第4兵團一部繼續(xù)西進,至29日解放了云浮、羅定等地。與此同時,兩廣縱隊及粵贛湘邊縱隊主力在肅清了廣州外圍的國民黨軍后,即進入珠江三角洲追殲國民黨軍逃軍。并相繼解放了潮汕地區(qū)。
此役,共殲滅國民黨軍6.3萬余人,創(chuàng)造了以后全殲白崇禧集團于廣西境內(nèi)的有利態(tài)勢。
人民解放軍某部向南方急速進軍
上一篇:《巨鹿之戰(zhàn)(公元前07年)》真實記錄與故事
下一篇:《廣東革命軍第一次東征(195年~4月)》真實記錄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