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勉縣·張魯城》陜西名勝簡介
在勉縣白馬山。張魯城,東漢末張魯投靠益州牧劉焉,劉焉封為督義司馬,他于東漢順帝劉保陽嘉三年(134年)率兵兩萬,奪取漢中,遭到當時的漢中太守蘇固的抵抗,張魯于是在白馬山修寨筑城對峙,此為張魯城的開端。張以此城為基地,修張天師堂,整軍經武,分別取天蕩山、古陽平關、褒城,遂平定漢中郡,并改漢中郡為漢寧郡。
張魯,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人,自幼跟父學道為天師道創立者張道陵之孫,世稱天師道教主。入道先交五斗米,俗稱五斗米教。入漢中后稱師君。他在漢中設立政教合一的政權,一縣為一治,十里為一亭,五里為一舍,設祭酒、亭長、舍長管理,普通道友,則為鬼卒。他管治有方,量刑有法,治漢郡30年道不拾遺,關西民人遷入數萬,成為東漢末期較為安定的太平地區。他還設立義舍,置義米和義肉,供往來人們食宿。禁止酗酒、賭博、打架,國泰民安。
漢獻帝劉協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謀蜀,先攻半道的漢寧郡,從武都(今屬甘肅)統兵而來,在古陽平關與張魯交戰,張魯退避至巴中(今四川巴中地區),不久降操,被封閬中侯,任鎮南將軍,結束了張魯在漢中的政權,張魯城從此也失去政效和軍事作用。
上一篇:《西安·未央區·建章宮遺址》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咸陽·乾縣·懿德太子墓》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