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未央區·建章宮遺址》陜西名勝簡介
在西安市未央區高低堡子村一帶。建章宮遺址為漢代建章宮所在地,位于漢代未央宮之西,漢長安城西直門外漢城西墻以西一里之處,是漢代一處離宮。
漢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春建柏梁臺,以香柏做梁,故名。作承露盤,盤高二十丈,大七圍,以銅為之,上有仙人掌,以承銅盤和玉杯承云表之露。可是,柏梁臺遭了火災。越人勇之曰:越俗有火災,復起屋,必以大,用勝服之。漢武帝接受了這個建議。于是,在太初元年(前104年)作建章宮于此地,規模宏偉,周圍二十余里,正門曰“閶闔門”,高二十五丈,椽頭飾璧玉,亦稱“璧門”。這里有玉堂、鳳闕(亦名貞女樓)、神明臺、井幹樓、前殿、唐中庭、鼓簧宮、枍詣宮、馺娑宮、涵德殿、承華殿、鳴鑾殿、涼風臺。臺以積木為樓,高五十余丈。另有避風臺、虎圈、曝衣閣、太液池,池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島,還有壺梁,北闕,高二十丈。神明臺,高五十丈,承露盤即在此也。有圓闕,高二十五丈。此外,還有別鳳闕,亦名折鳳閣。
建章宮為漢三大宮殿之一,號稱“千門萬戶”,它和當時“三大宮殿”之一的未央宮,架有飛閣,跨越漢城城墻,可以往來。據傳建章宮西漢末年為王莽所拆,給王氏蓋了祖廟。建章宮遺址,西北洼地一片,是漢代太液池之所在,今池內有“蓬萊”、“瀛洲”遺址大土堆。史載,池西有石鱉,池北有石鯨,長一丈四尺四寸,1973年掘出,存于陜西省博物館內。洼地西北,今名柏梁村,是漢武帝與群臣聯句七言詩的柏梁臺所在地。臺東田野有兩個高大的土堆,乃建章宮北闕門的遺址,傳當時上置銅雙鳳,今村名曰雙鳳寨。
建章宮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延安·延安革命紀念館》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漢中·勉縣·張魯城》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