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關外山·千山之旅·千山·遼東名勝之首
千山在鞍山市東南25公里處,是長白山的支脈,南北綿延200多公里,區內奇峰迭起,怪石遍地,蒼松積翠,廟宇生輝,另有眾多的天然石洞,風景極佳,自古有“無峰不奇,無石不峭,無寺不古”之譽,為遼東名勝之首。
女媧遺石 仙子積翠
關于千山的由來有許多傳說。有說在遠古之時,天塌地陷,女媧煉五彩石補天墊地。做完這一切后,還剩下一塊翠綠彩石,她順手一扔,落在東北地角,若干年后變成了美麗的千山。此事《遼陽縣志》有載:“媧皇煉石五色古,一丸飛來遼東土。長白千里來蜿蜒,到此翻身向空舉。”
也有說,在很早以前,千山一帶汪洋一片,海里有座積翠島,人們在那兒捕魚種田,過著安定豐足的生活。惡龍敖賴霸占了此地后,經常領著蝦兵蟹將興風作浪,禍害百姓。托塔李天王召來四海龍王下界捉拿惡龍,惡龍招架不住,就吸干了海水,使四海龍王無法再戰,千山也因此露出了海面,成為陸地。
千山的命名,也有不少傳說。千山又名積翠山、千華山或千朵蓮花山。相傳在遠古時代,這地方住著仙女積翠仙子。她每天都用天上的云彩繡織五彩蓮花,用它們裝點人間春光。當她繡到九百九十九朵時,被玉帝發現了。玉帝說她偷走了天上的祥云,派天兵天將抓她上天去。被抓走之前,她將繡好的蓮花拋向大地,化成座座青山。人們為了紀念她,就把這山叫做積翠山,又叫千朵蓮花山。
佛道名山 秀比五岳
千山聞名已久,它最初是遼東佛教寺廟的集中地,據說遠在隋唐之際,山上已有寺廟建筑。到明代,已有祖越、龍泉、香巖、中會、大安“五大禪林”。清代時,道教進入千山,使山中廟宇驟增,有七寺、十二觀、九宮、十庵,成為遼東佛道名山。
千山的眾多廟宇,建筑風格各異,又都布局巧妙,宏偉壯麗。現在保持完好的除五大禪林外,還有五龍宮、太和宮和無量、普安、圓通、青云、慈祥、武圣諸觀,以及南泉、鎏金、伴云、木魚、遁頤各庵。它們或高踞險峰之巔,或深鎖群山之中,或屹立向陽坡上,或隱于松石之蔭,依地形而筑,與周圍自然環境渾然一體,互相烘托,十分和諧、優美,成為千山勝景的重要景觀。
遼寧千山
千山的石、松、洞,與廟宇同樣聞名。山上嶙峋怪石競作奇觀,不僅有海螺、象首、臥牛、鸚鵡,也有木魚、凈瓶、趺羅漢,更有夾扁石、天上天、仙人臺、無根石、瓶峰晨翠等著名石景。千山的松,也是名山靈物,多奇多姿。有挺拔如桿、直上青云的“旗桿松”、“正直松”,有老態龍鐘、虬干盤錯的“懼松”、“蟠龍松”,也有細弱嬌小、頑強生存的“可憐松”和并立而生、朝夕相伴的“松柏侶”,以及叢簇生長的“千頭松”、狀若掃帚的“掃帚松”。在松石蔭蔽下,有許多洞穴,多為天然形成,經人工稍加雕鑿,形態各異,神秘詭異,有些洞里還曾有僧人、道士居中“修煉”,與他們有關的故事、傳說,又給古洞蒙上一層幽秘的色彩。
千山雖僻在東服,但它的宏闊秀麗,眾多古跡,引得游人紛至、文人抒懷。明韓承訓《千山列屏》詩云:“層迭千山五寺藏,石門南面儼成行。銀屏冬去雪山闊,錦帳春回金谷長。嵐暗虎龍深隱伏,氣蒸云雨結微茫。無人拈出生花筆,辜負當年五色祥。”也有人以簡練的文字概括其特色:“崢嶸突兀者,千山之奇峰也;窈窕幽深者,千山之極谷也;青翠陰森者,千山之叢林也;絢麗莊嚴者,千山之古剎也。花香鳥語,和風泉漱,徑路縈回,煙云變滅,好景紛呈,觸目畢現。”
上一篇:厚厚三晉土·晉北之旅·大同·邊塞重鎮
下一篇:赫赫三秦魂·華山之旅·華山·道教與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