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蓮湖區·鼓樓》陜西名勝簡介
在西安市西大街東段之北,北院門之南,鐘樓之西約500米處。
鼓樓因其樓上有巨鼓報時,因名其樓曰鼓樓。樓通高33米(另一說高36米),兩層、重檐三層、七開間、進深三間,樓基面積1800余平方米,基臺磚砌,高7.7米,東西長52.6米,南北寬38米,基臺南北穿洞,洞同路面和基座部分,通用青石條以砌,洞之券門,向北直通西安市人民政府,向南毗連西大街。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1380年),雕梁畫棟,承以窩拱,雄踞鐘樓之西,非常宏偉。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十八年(1699年)、乾隆五年(1740年)先后重修,但樓體仍保持原建筑之特點。在第三層重檐下,南面懸有“文武盛地”大木匾,為乾隆五年重修竣工后摹刻的弘歷御筆;北面懸有“聲聞于天”大木匾,傳為咸寧(今西安市)李允寬所書。兩匾重約3噸,字大盈間,筆力挺勁,惜在“文革”中被破壞。直至2005年4月22日復原,仍懸掛原處。
解放前鼓樓曾被作為軍營,破舊不堪。解放后,政府對文物古跡加強保護,1953年、1958年多次對鼓樓予以修繕,并成立“鐘鼓樓文物保管所”,鼓樓面貌,煥然一新。
樓內有梯可登上第二層,在回廊可憑欄觀覽,西安市容市貌,盡收眼底,一覽無遺。
鼓樓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渭南·韓城·魏長城》陜西名勝簡介
下一篇:《咸陽·三原縣·龍橋》陜西名勝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