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蕭大漠風·敦煌之旅·鳴沙山·沙嶺晴鳴沙海翡翠
鳴沙山在敦煌縣城南7公里,亦名神沙山、沙角山,由米粒狀黃色沙堆積而成。東枕莫高窟崖頂,西至黨河口,東西長40多公里,南北寬20公里,高達數十米,北峰陡峭,勢如刀刃,壯觀之極。若人從山頂下滑,沙隨人體下落,發出美妙的嗚嗚聲;若在晚間下滑,不僅能聞沙鳴之樂,還可見人體與沙粒摩擦所生之繽紛火花。更奇妙的是,晴朗之日,風停沙靜,亦有絲竹管弦之音,故有“沙嶺晴鳴”一景。
甘肅敦煌月牙泉
關于“鳴沙山”命名的由來,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古代有大將率兵出征途中,在此宿營。一夕,狂風驟起,黃沙蔽天,全軍將士無一幸存。此后山內即時聞鼓角之聲,因而便喚作鳴沙山。
鳴沙山流沙圍裹的懷抱中,有月牙泉。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因呈月牙形得名。該泉水色蔚藍,澄澈見底,如沙海中一塊晶瑩的翡翠。此泉久雨不溢,天旱不涸,沙山與泉水共生,堪稱一絕,為敦煌八景之一。相傳泉中產鐵背魚、七星魚,食后能長壽,故有“藥泉”的俗稱。每年五月端陽,當地民間有登沙山、觀泉景之俗,相沿至今。
據考查發現,月牙泉底有地下水源,故不干涸;且泉水處于循環交替狀態,故不腐壞。之所以沒被流沙埋沒,是因為泉四面的沙山高聳,山坳隨著泉的形狀也成月牙形。在這種特殊的地形下,吹進這個環山洼里的風,會向上旋,把月牙泉周圍塌下來的沙塵又吹送到四面的鳴沙山脊上,所以,“雖遇烈風而泉不為沙掩蓋”,鳴沙山“經宿風吹,輒復還舊”。
沙山與泉水本不可共生,而這里二者卻如此和諧美妙地結合在一起,這不能不說是大西北的奇觀,大自然的杰作!
上一篇:浩浩燕趙歌·清東西陵之旅·湯泉·湯泉浴日
下一篇:浩浩燕趙歌·天津之旅·獨樂寺·滄桑歷盡獨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