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察秋毫,高瞻遠矚》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孫權因為公孫淵向他稱臣,派張彌、許晏到遼東去拜授公孫淵為燕王,張昭勸諫說:“公孫淵背叛魏國害怕被魏國征討,就遠遠地來求援,稱臣并非他的本意。假如公孫淵改變意圖,想向魏國表白自己,那么兩位使者就回不來了,這不會被天下人所笑嗎?”
孫權和張昭反復論辯,張昭辭意更加堅決。孫權不能忍受,手按刀柄發怒說:“吳國士人進入宮中就拜我,出宮就拜您,我對您的敬重,也算是到了極點了,可是您卻多次在眾人面前頂撞我,我擔心我要失去控制了。”
張昭注視孫權看了很久,說:“我雖然知道我所說的不會采用,但還常常竭盡愚忠的原因,實在是因為太后臨終之際,把老臣我叫到床前,那遺言囑托之語還響在耳邊。”說著就涕淚橫流而下。孫權把刀丟到地下,和張昭相對而流淚。然而最終還是派張彌、許晏二人去了。
張昭對所說不被采用感到氣憤,就說有病不來上朝。孫權恨他,用土把張昭大門堵塞,張昭又在門內用土堆上。公孫淵果然殺了張彌、許晏。
孫權多次向張昭表示慰問、道歉,張昭堅決不出來,孫權就出宮到他門前呼喊張昭,張昭推辭說病勢嚴重。孫權放火燒他的門,想嚇一嚇他,張昭更加閉門不出。孫權派人把火滅了,在他門前站了好長時間,張昭的兒子們一起扶張昭出來,孫權帶他上車回到宮中,向他誠懇地責備了自己。張昭沒辦法,這以后又參加朝會。
張昭容貌莊重嚴肅,有威儀。孫權常說:“我和張公說話,不敢隨便。”人們都怕他。張昭于嘉禾五年(公元236年)去世,享年八十一歲。留下遺言,用幅巾束發和簡樸的棺木,用平時所穿之服裝殮。孫權穿著白色祭服親臨吊唁,給予張昭文侯的謚號。長子張承已經封侯,小兒子張休承襲了他的封爵。
張昭弟弟的兒子張奮,年齡二十,制造了攻城的大攻車,被步騭所薦用。張昭不愿意,說:“你年紀還輕,為什么要自己投身于軍隊中呢?”張奮回答說:“從前魯國童子汪踦為國殉難,子奇十八歲治理阿池,我實在沒有才能罷了,但與他們比起來,我的年紀已不算小了。”于是帶兵擔任將軍,接連建立功勞,官至半州都督,封為樂鄉亭侯。
張承字仲嗣,少年時因其才學出眾而出名,與諸葛瑾、步騭、嚴畯關系友好。孫權當驃騎將軍時,征召他擔任西曹掾,出任長沙西部都尉。征討平定了山越,得到精兵一萬五千人。后來擔任濡須都督、奮威將軍、封都鄉侯,領有部曲五千人。張承為人豪壯堅毅、忠正耿直,能甄別鑒識人物,從孤苦貧困的幼童中培養提拔了彭城人蔡款、南陽人謝景,后來二人都成了國士,蔡款官至衛尉,謝景當了豫章太守。又有諸葛恪年輕時,眾人對他的杰出才能十分驚異,張承卻說最終使諸葛氏敗亡的人是元遜。張承為人勤勉,努力進取,對待士人十分厚道,凡是有才學的士人,沒有不上門拜訪的。年齡六十七歲,赤烏七年去世,謚號為定侯。兒子張震繼承爵位。
當初,張承妻子死了,張昭打算為他求娶諸葛瑾的女兒,張承因自己與諸葛瑾相友好,對此為難,孫權聽說這事就勸說他,于是張承做了諸葛瑾的女婿。生了一個女兒,孫權為兒子孫和娶了她。孫權多次讓孫和對張承要恭敬,要遵守女婿的禮節。
張休字叔嗣,二十歲時與諸葛恪、顧譚等人都是太子孫登的僚屬幕友,給孫登講授《漢書》。從中庶子轉任為右弼都尉。孫權常去打獵,到日暮才回來,張休上書勸諫,孫權對他的話大為贊賞,把他寫的疏表給張昭看。到孫登死后,張休任侍中,拜授羽林都督,兼管三典軍事務,升任揚武將軍。被魯王孫霸的黨羽親信所誣陷,與顧譚、顧承都因為芍陂論功的事,被告發說和典軍陳恂相互勾結,虛報軍功,一起被流放到交州。中書令孫弘諂媚欺詐、邪惡不正,是張休所一向忿恨的,孫弘趁此機會誣陷告發張休,朝廷下詔書賜張休死,當時他四十一歲。
上一篇:《明察秋毫,高瞻遠矚》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明察秋毫,高瞻遠矚》三國謀略智慧大全